编者按:
作为全省供销社(农合联)为农服务的一项标志性活动,一年一度的春耕惠农服务在各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各地供销社(农合联)广泛开展送农资、送科技、送信息、送金融等系列服务活动,全力保障春耕农资供应,推广先进适用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杭州:“走亲连心”服务基层
上月,由杭州市供销社、市农合联执委会联合当地农口各部门共同主办的2019年度春耕备耕“五送下乡”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桐庐县横村镇阳山畈村举行。
活动现场设有优质农资展示展销区、咨询服务展台,向农民优惠供应农资商品,组织专家为农民提供农业、农资、气象等咨询服务;邀请国内外知名品牌农资经销商、种子生产厂家等推荐新型肥药、种子,免费赠送小包装化肥农药;安排农飞客无人机及新型农机具展示。
活动现场,杭州市供销社、市农合联执委会联合向全市各县(市、区)农合联和农业经营主体免费赠送了价值超100万元的优质高效农资商品。
本次启动仪式拉开了杭州市春耕备耕“五送下乡”服务活动的序幕。截至目前,该市供销社(农合联)已入库各类化肥11.3万吨、农药2056吨、农用薄膜1162吨。杭州市供销社工作人员预计,今年春耕生产期间,该市可组织各类化肥13万吨、农药4000余吨、农用薄膜2000余吨,能满足春耕生产对农资商品的有效需求。
在此次服务活动之前,杭州市供销社(农合联)全体机关干部分5个组,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走访下属企业、基层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在杭州合众工业集团、土特产集团等9家直属企业走访时,调研组听取了企业在党建、改革、经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方式,加快组建县域供销集团或资产运营平台,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优势领域和骨干企业集中,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并鼓励企业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乡村商业圈、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建德莲花镇走访时,调研组采取“聊一聊、问一问、谈一谈、记一记”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和农家屋舍,开展座谈,搜集村民意见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部分县(市、区)基层社不能发挥为农服务功能、在农民中的影响力不高的实际,调研组表示下一步市供销社将加快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打造一批具有农民社员主体、自主经营实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和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强的基层标杆社。针对专业社缺乏人才、资金等问题,调研组表示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加强规范、加大联合,鼓励基层社、社有企业直接出资入股,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共同创办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村干部成为专业社的带头人,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
慈溪:凝心聚力念好“三字经”
今年以来,慈溪市供销社(农合联)积极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加强春耕物资储备,宣传惠农优惠政策,开展科技下乡助农,确保春耕生产物资供应量足、质好、服务优。
一是数量上求“足”。自去年11月份开始,慈溪市供销社(农合联)提早部署今年春备耕农资调储工作,结合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组织采调货源,备齐春耕物资。目前,已引进高效肥、降解地膜、高效低毒农药等新品30余种,调运入库各种化肥1.2万吨。
二是质量上求“好”。为确保农民买到放心的农资商品,严把进货渠道,对所有入库品种进行逐一抽检,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结合农资经营服务门店星级评定,引导农资店明码标价、诚信经营,加强对农资公司和连锁门店的督导和抽查,保障春备耕生产物资质量安全和配送及时,杜绝哄抬物价、坑农害农。
三是服务上求“优”。开展“服务农业生产 追梦绿色发展”春耕服务月活动,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农资、送资金、送信息、送安全、送保险、送爱心等“八送”服务。开展优惠让利,以低于市场价供应尿素,预计让利30万元,全市10余个涉农街道农户将因此受益。发挥新型庄稼医院服务职能,引导15名“庄稼医生”科普志愿服务队成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实地指导;开展送肥送药上门服务,与200户种粮大户、贫困种植户结对开展赠肥、赠药活动。接下来,慈溪市供销社(农合联)将进一步扩面推广蔬菜、水稻统防统治外包服务,让惠农政策到农家、放心农资利农民。
上虞:系统服务突出“五个重”
重储备,把好源头关。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掌握农户用肥用药新需求,制定农资储备计划,强化与国内著名农资厂商的合作联系,确保供货渠道稳定。目前已组织入库各种尿素、复合肥等优质农资商品1万余吨,农地膜100吨,购置低毒农药500万元。
重品牌,推广新型肥。坚持进货渠道正规化,在主推优质高效农资商品的基础上,引进农业农村部定点推广的新型肥料产品——有机肥、微菌肥、土壤调节剂三大系列,调节改良土壤,改善农产品品质,在源头建立好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领域的安全保障。
重服务,赢得金口碑。结合农户现实需求,因企制宜创新为农服务方式,推出农资用药培训、现场农技咨询、农资优惠供应、化肥特价销售、大户现场订货、免费送货上门、金融对接服务等多种活动,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3月份以来,共开展农技咨询1800人次,发放资料2600余份,大户现场订货5000余吨。
重管理,绷紧安全弦。对农药实行“准入制度”和“备案制度”,实行农药购买实名制登记,建立农资商品进货、销货台账,重点农资建立“一品一档”;深化上虞农资监管与信息化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春季农资专项检查行动,维护农民利益。
重回收,打好生态牌。利用上虞区供销社系统农资连锁网店和物流配送的优势,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与处置工作,降低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2018 年,全区共回收各类农药废弃包装物1017.15万只(件),处置各类农废包装物139.4吨,实现农废回收、处置“双提升”,回收率和处置率均近100%。
义乌:精准谋划服务全程化
一是摸准需求,提高服务精准性。全面开展农情调研活动,重点走访部分种粮大户,指导和帮助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农户筹划好生产计划。开展春耕备耕农资储备情况调研和基层农资经营单位(基地)走访活动,全面了解全市春耕生产农资保障情况,分析农资供储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春季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当前,义乌市供销社(农合联)已储备化肥(含复合肥)3596吨、农药22 吨、农膜54吨,能满足全市春耕生产需要。
二是严格把关,保障农资安全性。严把农资商品进货关,严格执行农资商品“三证”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农村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商品。全系统28个农资网点全部建立进销台账,做到每批农资商品有案可查。在经营上,各门店按照指导价销售,微利经营,让利于民。同时,落实农资经营承诺制度,采取电话预约销售、拆整零卖、延长营业时间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创新平台,推进服务全程化。依托农合联体系大平台,通过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集聚区域性专业合作社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强化供需对接,引导各类服务组织与种养大户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业生产主体和农民提供农资供应、庄稼医院、技术咨询、农机作业、粮食烘干、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努力打造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优质高效、绿色放心的农产品基地。 本报综合报道
浙农控股集团在常山县球川镇开展送化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