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一年一度又“五一”。在新出的全国劳模、浙江省劳模光荣榜上,不乏我们熟悉的“三农”面孔。“趁热打铁”,记者采访了其中的3位劳模。他们的淡定与质朴,以及不经意间闪现的幸福与自豪感,深深打动着记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朱卫东,浙江“寿仙谷”基地部中药种植场场长,因为痴迷于研究中药材,被称为“中药材活字典”“人间仙草的呵护者”。如今,他又多了个称号,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0年,朱卫东开始负责“寿仙谷”基地珍稀药材优良品种选育栽培生产。为着让铁皮石斛、灵芝等珍稀药材走出深山,适应产业化种植,朱卫东和同事们扑在大棚里,进行了多年不懈的实验探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们成功摸索出仿野生有机栽培新技术,实现基地连年增产30%,产值增长25%的佳绩。由此,这个国药基地成为目前全省少有的通过中国、欧盟双认证的有机栽培基地。
面对荣誉,朱卫东说,这应归功于“公司各部门技术人员的智慧与协作。能够不断地研育出抗病力强、药效成分高、产量高的新品种,才是最开心最自豪的”。
4月27日,到宁夏查看基地建设情况;28日,赴徐州基地观察甜瓜坐果情况;29日,在台州基地了解甜瓜销售量……连着几天,温岭市吉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辛宏权跨越了3省区。在常人看来的奔波辛劳,对追着太阳种瓜的他来说,却是平常事。
1997年,辛宏权退伍返乡,做起了瓜农。提起创业的艰辛,辛宏权展现了中国农民的坚韧与智慧。面对一场让他损失百万元的强台风,他转而摸索出适宜当地气候的高效种植模式;发起成立合作社抱团经营,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万元田”典范,带领社员共同致富;响应农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前往富阳甚至海南、江西、山西等地,建基地扩规模。一步一个脚印,如今他的“瓜果王国”已遍及大江南北。“此次获授省劳模,是对我从前工作的褒奖。而我要做的,是一如既往地种好瓜,让更多老百姓吃上好瓜,让更多的乡亲因瓜致富。”喜悦中的辛宏权,更多的是淡定与执着。
在泰顺县筱村镇,农民们提起“老黄牛”,便会想起镇里的“最美农技员”吴振我,还要竖起拇指说一声“真牛”。
54岁的吴振我,从事农业工作已有30余年。常年往返于全镇的田间地头,栉风沐雨,出汗沾泥,无怨无悔。近来,为了帮助农民做好春备耕,吴振我又是马不停蹄,忙碌在生产一线。与种植大户一起制定生产规划,力保丰产丰收;向小农户进行“板凳宣传”,坐在小板凳上为农民讲解科学施肥用药技术,保障安全生产……“农民兄弟的情况不同,我们帮扶推广的方向做法也要随之改变”,吴振我如是说。
正是这真心为农的情怀,以及经年突出的成效,让吴振我摘得了省劳模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