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国绿茶“金三角”的淳安县是国家首批茶树良种“鸠坑种”的原产地。近年来,该县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强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品牌建设、文化促进,古老的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茶文化 历久弥醇
素有“锦山秀水、文献名邦”的淳安,茶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早在唐朝,淳安“鸠坑茶”就已是贡茶,《茶经》《茶谱》等多部茶学专著都有“睦州鸠坑茶”的记载。明清以后,淳安所产“遂绿”眉茶,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安徽“屯绿”、江西“婺绿”并称中国绿茶金三角。上世纪80年代,淳安茶人借鉴“龙井茶”制作技艺,整合“鸠坑种”品质特点,开始了扁形名茶发展。近年来,淳安县坚持传承创新、与时俱进,深入挖掘和传承发展茶文化,成立县茶文化研究会,先后编纂出版《淳安县茶叶志》《千岛湖鸠坑茶》《淳安古今咏茶诗词选》等系列书刊,举办茶文化节、全民饮茶日、千岛湖斗茶大会、国际“无我茶会”等活动,“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氛围日益浓厚。
茶生态 最严保护
一流的生态环境使淳安成为茶叶等生态农产品的优越产地,再加上千岛湖巨大水体的调温作用,形成特殊湖区小气候,非常适宜茶叶的种植。近年来,该县大力倡导科学的种植方式,大力推广有机栽培模式,建设有机茶叶小镇,全县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近万亩,无公害认证茶园有12万亩,2013年,淳安县启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2016年,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考核验收,成为全省第三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科学的种植方式,既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又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从源头减少污染入湖。
茶资源 珍贵独特
淳安的“鸠坑种”以其特有的品质深受全国茶区欢迎,也蜚声国际。它不但是淳安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茶树品种,也是中国栽种面积最广泛的茶树品种,1985年入选国家级茶树良种的有性系品种之一,成为我国不可多得的茶树种质资源宝库。为发挥“鸠坑种”原产地这一优势,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科技人员的努力下,“鸠坑群体种”开始了它的优良单株选育,“鸠20”于2006年开始区域性推广试种,目前已在县内外推广3000余亩,其发芽早、芽头重、适采性好,红绿茶品质兼优的特性已得到种植户的广泛认可。“鸠16”已在加工高档龙井方面表现出了突出的品质优势,所制茶样连续在“中茶杯”“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中获金奖。
茶产业 潜力无限
近年来,淳安从原种保护开发、产业标准制定、有机栽培推广以及品牌打造、市场推介、三产融合等方面入手,持续提升茶叶品牌和效益。鸠坑有机茶叶小镇建设持续推进,经过培优选育,“鸠坑早”优良单株茶园实现了亩产值翻番,并打造出鸠坑茶树王、鸠坑古茶树群、鸠坑茶博馆、鸠坑原种保护园、鸠坑茶有机栽培示范园等景点和观光茶园。“丸新柴本”“睦州茶业”等茶叶企业分别进行了抹茶、黑茶、茶花等产品的开发生产,丰富了千岛湖茶的产品类型,提高了产品价值。“千岛湖茶”区域公用品牌已跻身浙江省知名农业品牌50强,品牌价值达到16.12亿元。2018年淳安茶叶总产量4937吨,总产值7.75亿元,覆盖全县23个乡镇,惠及8万余农户,受益人口23万,是淳安集体经济“消薄”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