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圣陆羽途经此地、品鉴了会稽山茶后,在《茶经》中写道:“浙东,以越州上。”其时,平水已有了茶市。至宋代,茶叶生产盛况空前,以日铸茶为代表的草茶兴起,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铸)第一。”陆游《安国院试茶》诗自注云:“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曰苍鹰爪,则撮泡矣……。”这是目前国内最早的“炒青”记载。用炒青法制作的条形散茶,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团饼为散茶,并首创了“撮泡”饮茶法,后人誉为“遂开千古茶饮之宗”。清代朝廷在平水日铸岭下设立“御茶园(湾)”,并设“御茶监”专司管理,岁岁采制日铸茶进贡皇室。而明清时期,平水镇成为茶叶加工贸易的集散地,附近各县所产珠茶,多集中在平水进行精制加工、转运出口,“平水珠茶”因此名声雀起,享誉海内外,被誉为“绿色珍珠”。
目前,茶叶是柯桥区七大农业主导产业中的第一个主导产业,在山区农民增收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区现有茶园面积6.9万多亩,2018年茶叶总产量6100多吨,总产值3.9亿多元,是“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珠茶之乡”和浙江省茶叶产业强区(县)之一。2010年,区委、区政府把“平水日铸”确定为全区名茶的主导品牌,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宣传推介活动;成立品牌管理中心,采取了以“六统一”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模式,经几年的精心打造,初见成效。
而今的“平水日铸”茶,选用会稽山一带的优质茶叶原料精制而成,外形卷曲呈花蕾状、绿润鲜活,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栗香馥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嫩匀成朵,匀齐绿亮,具有“花蕾形、栗香郁”的独特品质特征。“平水日铸”茶2012年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华文化名茶”称号,2013年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年荣获浙江区域名牌称号,2019年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在浙江省绿茶博览会、上海中国名茶评比中屡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