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一亩收入可达两万元

茭白渐成农民增收“香饽饽”

  •   □本报记者 唐豪 文/摄
      5月10日至12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茭白新品种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现场观摩暨学术交流会”在金华召开,来自农业农村部、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成员等100余人就茭白产业发展、茭白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茭白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栽培面积较广,但以江浙地区太湖流域栽培居多,由于营养丰富,口感鲜嫩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茭白与鲈鱼、莼菜被称为“江南三大名菜”。
      农业农村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处长徐利群介绍,茭白原产于中国和东南亚,日本等国家也有少量栽培。在我国,茭白是仅次于莲藕的第二大水生蔬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主产区在浙江、安徽、福建、上海、江苏、湖北等地,常年栽培面积约100万亩,其中浙江省栽培面积最大。
      近几年,浙江茭白产业发展迅猛,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已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产区主要集中在余姚、嘉兴、黄岩、缙云等地,年产茭白在50万吨以上,已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格局,成为不少地方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01年余姚市河姆渡镇获“中国茭白之乡”称号,产品出口日本、意大利等国,享誉海内外;台州市黄岩区的茭白产业已成为当地新崛起的特色主导产业,4月份上市量占全国茭白总产量的80%以上;金华市磐安县和丽水市缙云县、景宁县等中西部山区半山区,利用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高山茭白产业,8-9月份高温季节上市,不仅丰富了夏季市场的蔬菜品种,而且市场价格好种植效益,已成为我省茭白产业的一大亮点。
      我省的茭白主要分单季茭和双季茭,单季茭白一年只采收一次,采收期多集中在9-10月份;而双季茭白一年可收两季,采收期在夏季(5月底至7月初)和秋末(9月中至10月中),产量较高。我省的茭白以双季茭白为主,具有采收时间早、政策支持力度大、种植效益好等优势,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金华市农科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茭农种一季茭白的平均亩收入可达3000-5000元,有的高达8000元。种双季茭白,如行情好的话,亩收入相当可观。今年我省双季茭白夏季产量较高,有的种植区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且今年茭白市场行情好,农户增收明显,预计亩收益超2万元。”
      徐利群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茭白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浙江作为茭白种植大省,许多茭白种植大户已将本地优良的茭白品种、高效的种植技术推广到全国许多省(区、市),为茭白产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为偏远山区种植户的脱贫致富作出了很大贡献。“茭白产业已逐渐成为许多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徐利群说。金华市农科院茭白专家在向与会代表介绍新品种茭白的特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