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观点

创新乡村人才政策

  张浦建来稿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单靠现有农村的人力资源较难实现,还需要引进更多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的专业人才,来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
  组建乡村振兴“顾问团”。以浦江为例,目前该县有退二线干部120人,这些干部综合素质好,政治过硬;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精通,年龄都在50周岁以上。他们“退二线”的同时也退出了工作岗位,相当于提前进入退休状态,这无疑是干部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此,要利用这些干部资源,组建乡村振兴顾问团,定向定责任,为所在乡的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为“三农”工作做一些实质性工作。如此,既充实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也盘活了干部资源。
  健全乡村振兴“乡贤团”。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健全完善各乡镇的“乡贤团”,利用故乡情结,吸引本乡籍的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术人才等为所在乡镇的乡村振兴出谋划策。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同时,研究制定乡村人才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人员的作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加强对下乡组织和人员的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性力量。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各地要因地制宜创新乡村人才政策,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愿意来、愿意留,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天空放飞梦想、实现人生出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