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的
也能看懂
41岁的王基钰是宁波市鄞州三院下辖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家庭医生,是辖区内1479名村民的健康守护者,为500余名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服务。前不久,王基钰获得了2019年浙江省“优秀家庭医生”称号。
“太阳代表上午,月亮代表睡觉前,画了几颗药片就代表要吃几粒……”在励江岸社区卫生服务站,笔者见到家庭医生王基钰时,他正在耐心地嘱咐82岁的糖尿病患者宋师傅如何吃药。“有你这么一位家庭医生,是我们的福气啊。”听王基钰说完,宋师傅拿起一张A4纸大小的特殊处方笑呵呵地走出了诊室。
“这里的慢性病患者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有些老人连自己的身高、体重都不知道。”
刚刚当家庭医生时,王基钰发现,村民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带来的危害不是很了解,不肯配合监测,更不肯服药。他就和同事一起,上门给老年人量血压,利用空余时间找他们的家人了解服药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王基钰发现老年慢性病患者经常出现漏吃或多吃药的情况,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并发症。
年过八旬的王阿姨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及动脉粥样硬化,每天要吃7种药。“王阿姨不识字,子女又不在身边,经常把吃药时间、吃几粒药、吃哪些药搞错。2010年的一天,老人说自己头晕,还出冷汗。一检查,发现是治疗糖尿病的药吃多了,导致低血糖。”
王基钰说,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寻找让老年慢性病患者按时服药的办法。由于一部分药是分饭前饭后或者饭中吃的,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A4纸的左侧写上药名,再将药名从相对应的药盒上剪下来贴在右侧,中间用简笔画的形式附上医嘱。
白天吃的药就用太阳表示,睡前吃的药就用月亮表示。如果一天要吃3次,他就画3碗米饭,药片在饭碗前面就代表饭前吃,在饭碗后面就代表饭后吃,药丸的数量也标记出来,“如果在处方上写字,王阿姨看不懂。把药盒上的药名剪下来,老人一对照就知道是什么药了。”
在后来的随访中,王基钰发现,王阿姨再也没有吃错过药。此后,他开始坚持画处方提醒老人如何吃药。如今,这已成为他和上百名慢性病患者之间特殊的沟通方式。
“通过这张画的处方,患者都能按时、按量服药,这说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王基钰说,“在家庭医生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我始终相信方法要比困难多。”
近10年来,王基钰感受到了家庭医生这份职业给他带来的成就感。以前,村民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去哪家医院看什么科也都稀里糊涂的,一个小感冒通常要花大半天时间。现在,村民不管有什么病,都会第一时间找王基钰咨询。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王基钰还利用休息时间去上级医院学习,并通过自身努力,去年成功加入“优秀全科医生到市第一医院全科门诊坐诊”团队。
王莎 徐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