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小平
本报讯 7月 10日至 11日,省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健东结合“三服务”活动,赴湖州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他看鱼塘、进基地、访农企,问需求、问难题、问建议,共话初心使命,共商产业发展,共谋乡村振兴。林健东表示,田间地头是我们比对初心的“试金石”,为农服务是我们践行使命的“实践场”,要通过主题教育开展,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农业农村部门“守初心”的态度,“担使命”的行动,“找差距”的诚意,“抓落实”的决心。
湖州是我省淡水水产养殖大市,水产养殖年产值约占该市农业年产值的三分之一。林健东先后走访了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养殖基地和南浔区和孚镇漾东村千亩“跑道鱼”养殖园区、湖州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兴区八里店镇湖州宏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详细了解各主体的生产经营科研情况,对相关主体主动拥抱互联网,大胆创新养殖模式,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宏鑫水产”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利用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两层厂房,实现了相当于300亩普通水面的养殖量。林健东称赞他们是数字化养鱼的“鱼工厂”,并表示政府部门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就应该扶持这样自主创新技术、集约高效生产、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主体。对养殖园区相关主体提出来的“希望政府在培训用房用地方面给予支持”的请求,林健东当场与市、县相关负责人一起进行协调,帮助落实用地政策。
在位于荻港村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展示区,林健东仔细了解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情况。他表示,湖州的乡村江南水乡特色鲜明,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独具特色的桑基鱼塘系统,凝聚着祖先的生态智慧,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利用厚生”生态理念。一定要做好保护和开发结合的文章,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古老的江南水乡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发挥新作用,让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闲置农房等农村资产资源盘活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善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等,是林健东在本次主题教育调研中十分关注的内容。调研期间,他先后走访了吴兴区织里镇义皋村、长兴县小浦镇八都岕和虹星桥镇港口村等乡村,鼓励当地党员干部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勇于担当、探索创新,多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多途径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奋力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让广大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林健东表示,在这次调研中,大家深入交流,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建议,既让我们看到了思想认识上的差距,看到了工作推进上的差距,看到了工作作风上的差距,更提振了信心。对调研中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一定要仔细梳理、认真研究,能改的立即改,能完善的立即完善,并举一反三做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