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蒋建杭的高标准种养经

  •   在余姚市低塘街道郑巷村徐家岙的红湖边上,总能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认真地察看甲鱼的生长情况。池塘里不时有探出头来的甲鱼,见有人走动,纷纷钻进水中,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
      他叫蒋建杭,今年48岁,初中毕业后就去了附近的企业做模具工。2003年,干了16年模具工的蒋建杭,觉得还是搞设施农业有前途,于是便投资20多万元,租用了附近村民的100多亩土地,开始了西瓜、草莓等大棚瓜果的种植。由于他勤劳又肯吃苦,当年收入就达30多万元。初尝甜头的蒋建杭在自己发展瓜果种植的同时,还积极指导附近的村民种植西瓜、草莓等瓜果。
      2011年11月,蒋建杭联合周围的6户农户,成立了余姚市杭新瓜果专业合作社,实施“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投入品、统一打造品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很快使合作社风生水起,生产的瓜果除了畅销当地以外,还远销上海、江苏等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种植瓜果成功了,但蒋建杭并没有因此满足。2015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蒋建杭发现市场上甲鱼有“钱景”。于是,他又投资50多万元,开发了30亩池塘,开始试养中华鳖。然而,从种植瓜果到养殖甲鱼,其间的技术跨度太大了。为此,他勤学苦练,除了从书上、网上、电视上学习甲鱼的养殖技术,还经常跑到慈溪、杭州等地的养殖户和专家那里去讨教,边干边学,一心一意要成为养甲鱼的能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五年的摸索,如今,蒋建杭对甲鱼的习性非常了解。每天,他都要去池塘边转悠好几遍。他说,水质的把控非常重要,要勤换水,丝毫不能俭省。他还不主张用饲料喂甲鱼,经常去收购一些小鱼小虾来饲喂,这样喂出来的甲鱼肉质更好。同时,为了提高中华鳖的品质,他运用“鱼-虾-鳖”套养模式,实行无公害生态化养殖。
      中华鳖的养殖周期长达4-5年,蒋建杭在2015年试养的中华鳖到今年初才开始陆续上市,但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每公斤400元的价格,客户还要上门抢购。蒋建杭高兴地说:“以每亩产出100只计算,亩产值在4万元以上。”
    王文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