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豪
本报讯 昨日下午,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暨加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以更鲜明的导向、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培育壮大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拥有前所未有的政策、市场、生态、转型和营商环境机遇。据了解,今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拿出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做精粮食、茶叶等六大传统产业,做优花卉苗木、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做强数字乡村、农村电商等六大新兴产业,在高质量平台集聚、高速度农文旅融合、高效益动能提升、高品质田园建设、高素质主体培育、高水平科技转化等六个方面争取突破。
会议要求,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扎根市场、激情创业。要增强信心,走稳健发展之路,要有高瞻远瞩的视野、长远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理念的坚守,要具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作风;要顺应趋势,走创新发展之路,在做精做优做特上下功夫;要注重转型,走数字发展之路,以最少的资源占用和消耗获取最大的优质产出,突破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强化合作,走共赢发展之路,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资本之间的合作;要抓住时机,走融合发展之路,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完善农业利益链,促进农业的接二连三、跨二进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创优环境、精准服务,进一步提高排头兵意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深入做好“三服务”。要抓好载体,搭建平台抓发展,积极搭建针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营销和创新平台。要聚焦问题,精准破难促发展,强化调查研究、政策覆盖、创优环境的精准性。
会议还对《杭州市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19-2022年)》和《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