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龙井茶相关职能部门、产区政府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等多方密切配合,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持续推进龙井茶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龙井茶已成为我国产业规模最大、区域优势最强、惠及茶农最多的地理标志第一绿茶品牌。2018年,我省龙井茶生产面积110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43.5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总产量、总产值的11.8%和21.0%。同时,今年春季龙井茶销势全面回升,北京、山东等市场销售增幅超过20%。
协同推进商标申请使用便利化。在已有的商标管理规范基础上,我省积极探索企业申请使用龙井茶证明商标的便利化路径,率先与新昌、嵊州两个主产县签订了《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申请便利化工作备忘录》,在证明商标申请受理、材料初审、现场核查等方面惠及当地企业。
协同打造“品牌集群”。我省借势地方公用品牌,探索和实践“龙井茶”证明商标母品牌与“大佛”商标、“越乡”商标、“千岛湖”商标等区域子品牌之间的有机融合模式。目前,除西湖龙井外,大佛龙井、越乡龙井、千岛湖龙井已发展成为龙井茶旗下重要区域性品牌,形成了一个业界瞩目的龙井茶“品牌集群”和“品牌板块”。2019年,西湖龙井、大佛龙井的品牌价值分别达到67.40亿元、43.04亿元,位居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一和第六位。
协同推进商品质量规范化。省“三农六方”相关单位联合研制了龙井茶标准实物(参考)样及其图谱,牵头实施了“龙井茶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重大农业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强化技术培训。连续4年组织开展龙井茶感官质量与标签标识使用专项监测,生产企业的依标定级和包装标签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
协同维护证明商标专用权。市场监管部门将“龙井茶”列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重点保护对象,定期或不定期依法开展检查,使龙井茶处于《商标法》的有效保护之下。
协同持续举办炒制比赛传承技艺。省、市、县乃至部分乡镇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系列龙井茶炒制比赛,如嵊州市“华发杯”越乡龙井茶炒制比赛已连续举办20届,有效促进了龙井茶传统特色保持和文化传承。此外,协同企业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在获准使用龙井茶证明商标企业均需签订《龙井茶证明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基础上,于今年4月公开向社会推出了《龙井茶经营诚信公约》。
陆德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