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粟,别名龙爪稷、鸭脚粟,属于粟类的一种,因为其穗外形看起来像鸭爪子,又像传说中龙的爪,因此得名。龙爪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耐旱、耐涝、耐瘠薄。一年生草本谷类作物,籽粒属于粗粮,是一种耐贮藏、有营养价值的粮食。
龙爪粟的主要栽种区域
在国外,龙爪粟主要在印度、锡金、尼泊尔以及非洲的乌干达等地大量栽种,在非洲和印度是一种主食。在中国,龙爪粟主要在广西、海南、福建、云南、浙江等地种植。在我省庆元县有上百年种植史,是当地特色杂粮作物。
龙爪粟的营养价值
龙爪粟营养价值很高,有“黑珍珠”美誉,含有丰富的天然有机硒、铁、锌、锂、锗等微量元素,并含有19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特别是含有丰富的抗衰老物质,例如锶、维生素E。龙爪粟的蛋白质含量也较高,约有7%,胆碱和亚油酸含量也较高。
龙爪粟的用途
龙爪粟可入药,也可食用。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
龙爪粟用途广泛,根据不同地方风俗有不同用法,可以辗成粟粉或是煮成粟粥喂小孩,也做糍粑食用,或是拿来做炒猪肉等特色菜肴。在农村还常用龙爪粟来酿酒,还可用龙爪粟的粟米做枕头。
此外,龙爪粟还可加工成糖浆、麦芽糖、面包、面条。龙爪粟面条有口感细腻、柔软可口、耐煮不浑汤、易消化吸收的优点。龙爪粟的茎叶还是牲畜的优等饲料。
可观赏又可食用的美好作物——向日葵
向日葵是重要的旱地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因花序随太阳转动而得名。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耐旱。按经济用途可分为食用型向日葵、油用型向日葵、中间型向日葵。
向日葵植株由根、茎、叶、花和果实5部分组成。其根系发达,根群庞大,吸肥、吸水能力强,是它抗旱、耐瘠薄的形态特征之一。茎内有海绵状的髓,能贮存水分,调节植株体内水分的盈亏,有利于抗旱。
国际上,向日葵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均以油用向日葵为主,我国栽种的向日葵大部分为食用向日葵。我省向日葵以观赏种植为主,近年来,我省在东阳、南浔、诸暨、黄岩等地小面积试种观油兼用型向日葵。
葵花籽的营养价值
葵花籽,即向日葵的果实,可供食用和油用。葵花籽是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可生食,也可炒食。炒熟后的葵花籽香脆可口,令人生津。根据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及社会需求,可采用炒、煮等方法加工制作成各种大众食品,也可加工制作成各种饮品。我国葵花籽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华北的河北、山西、内蒙古以及西北地区的宁夏、甘肃和新疆等地。
葵花籽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脂,具有特殊的芳香风味。籽仁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5%左右,氨基酸的比例也很高,可与各种肉类相媲美,并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E。
向日葵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我国每年约产 100万吨的向日葵盘,目前利用方法有发酵生产沼气、还田和饲料化处理三大类,但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被焚烧处理,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资源。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对向日葵盘进行发酵处理后生产生物蛋白饲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黑曲霉、米曲霉、产朊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按1:1∶2∶1的比例制成复合菌剂,对向日葵盘进行发酵处理,可获得蛋白质量分数超过15%、粗纤维质量分数低于9.5%带有浓郁香甜味的饲料,用发酵获得的饲料替代奶牛饲喂中的部分精料进行饲喂试验表明,通过近2个月喂养,向日葵盘发酵饲料可以有效提高奶牛采食量,奶牛每日产奶量最高可增加 1.6千克,提高5.1%。
葵花籽饼粕是向日葵制油时的副产物,目前常用作饲料。用榨油后的葵花籽饼粕作为高蛋白鱼饲料喂养鲤鱼、草鱼和鲢鱼,效果与掺入相同比例的鱼粉大豆渣等高蛋白饲料相同,而饲料成本能降低22%-28%。葵花籽饼粕还可作为羊和肉鸡的饲料,或作为提取绿原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原料。
向日葵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成分,可利用其制作吸水材料,产品吸水倍率高。葵花籽壳除了可作为燃料燃烧外,还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废水处理,对纺织业废水中的染料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向日葵油的营养和市场消费趋势
向日葵油是人类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之一。向日葵油热能高、熔点低、营养高、油质好,有助于人体生理调节,被誉为21世纪“健康营养油”。向日葵果实的含油量高达38%-45%,制得的毛油清淡,有浓郁香味,比较容易精炼。向日葵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其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向日葵油的人体消化率为96.5%,脂肪结构合理,是优质的营养油脂。
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其特有的营养保健价值,十分偏爱向日葵油。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向日葵油的消费量还会大幅度提高。世界食用油市场上,向日葵油的用量名列第四,仅次于大豆油、棕榈油和油菜籽油,且向日葵油的用量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是发达国家的首选食用油。
目前,国内外植物油的合成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食品加工业的需要,特别是高油酸型油脂更为缺乏。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高油酸的向日葵种子和向日葵油。因为食物加工需要寻找不含反式脂肪的植物油,而向日葵油正好有这个特点,所以近年来,食用油研究重点落在了向日葵油上。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未来,向日葵油的需求量还会不断上升,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对向日葵油营养的认可,人均食用向日葵油的消费量会不断增加;二是工业用途的需要,向日葵油是良好的生物燃料。
本版稿件由省农技推广中心和省农科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