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日开始,浙江全面进入禁渔期,并堪称“史上最严”的伏季休渔期。然而,三门老渔民薛某,却在利益的驱使下,大肆非法捕捞。近日,三门县召开渔业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禁渔期间,该县成功侦破涉渔刑事案件7起。这其中,薛某的案子尤其令人注目。
老渔民铤而走险
禁渔期内,除钓具渔船渔获物外,所有的海鲜,特别是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银鲳等8种野生活体和冰鲜海鲜,都被列入禁止销售名单。
在长达4个多月的禁渔期里,总有人惦念着这“一口鲜”,不惜重金求购。于是,渔民为获暴利,铤而走险,薛某便是其中之一。禁渔期里非法捕捞,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渔民为躲避执法,只能驾驶“三无”小船出海,随时可能翻船。
说起薛某这个老渔民,三门健跳码头一带无人不晓。他13岁就随父亲出海打渔,17岁做上了船老大,至今已有30多年,对海上航线非常熟悉。
薛某一家,除了捕鱼,连运输、销售都“一条龙”包了。薛某的妻子在三门的海鲜市场有摊位,他的姑姑、姑父在健跳码头也有摊位,长年累月有了不少固定客户。有技术、有客源,更因为有“利润”,即使禁渔期海上执法船查得严,薛某还是动心了。
在三门有一句俗语,叫“三鲳四鳓”,农历三月鲳鱼的味道最鲜美;到了农历四月,则是吃鳓鱼的好时候;而进入农历七月,则是捕枪虾的时节。
7月10日,警方发现薛某购买了一批地笼网。这种网网眼小、密度大,渔获物选择性较差,底层鱼虾只要钻进“地笼”就很难逃脱,大小鱼虾通吃,也称“绝户网”。薛某又花了4万元购置了一艘玻璃钢船,这种船只很小,长不足10米、宽不足2米,出远海非常危险。但薛某就是看中它体积小、好隐藏这一点,爽快地买下。为了加快速度,他还加装了2台大马力发动机。
一切准备就绪,当天下午,薛某便开着这艘“三无”船只,将地笼网撒进了海里。
傍晚出海天亮“满载”归来
警方估摸着,几天后,薛某就会收网。
果不其然,7月12日,警方得到消息,当天下午薛某及其妻子林某花、朋友何某等人,乘小货车离开健跳镇,开往宁海县明港镇西堤1号闸处。警方判断,这一趟是去“收货”的。
薛某他们很谨慎,选的这个地方,是宁海县较偏僻的海边。为避人耳目,防止被举报,薛某联系好亲戚陈某,决定将这一次捕捞上来的海产品,全都卖给他。
当天下午5时,警方在闸口堤坝上,看着小船载着5人驶向大海深处。接下去,便是等待。凌晨2点多,平静的海面上传来了马达的响声,薛某“满载而归”。他们从船上搬下了一箱又一箱的海鲜,再运到边上的小院子里,分类、装盒、搬运,3个小时后,他们开着3辆车,往三门出发。
满心期待的薛某并不知道,这黑暗中发生的一切,都被警方看在眼里。凌晨5点多,早已蹲守在健跳高速出口收费站的民警收到了前方传回的消息。
薛某他们的3辆车,全部撞入了警方布下的包围圈内,车厢内泡沫箱里装得满满的新鲜小黄鱼、虾、梭子蟹、八爪鱼等海产品,全被警方查获。目前,薛某等10名涉案人员已被警方刑拘。
自5月份以来,三门警方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县主要渔货交易市场进行排查,共排查出13家有销售违禁鱼类的行为,并对其中10家进行了处罚。
在此,警方呼吁,希望广大渔民和群众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和维护伏季休渔制度,遵守各项管理规定,敬畏法律、敬畏生命,抵制违法捕捞、违法买卖,共同保护好渔业资源。
陈佳妮 陈谊 林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