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在“利奇马”登陆地温岭,全市1.35万亩果蔗都出现了倒伏,种植面积占全市一半以上的泽国镇,受灾尤其严重。温岭市农技推广总站农技员毛玲荣告诉记者,当地种植的果蔗大多属于黄皮果蔗,原本10月左右就可以上市,现正处于生长期,倒伏后如果不尽快扶直,势必严重影响产量。自台风登陆以来,毛玲荣已十多天没有休息了。他和同事们组建了“科技专家服务队”,分成灾情调查勘查、设施修复服务、生产恢复技术指导等几个小组,分赴各个乡镇指导农民灾后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将损失降到最低。
“我们对倾斜的果蔬大棚用‘涡轳’回拉扶正,取得初步成功,还召开大棚倾斜回拉技术应用交流现场会,在全市推广这项技术。”温岭市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宏辉介绍说。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还组织了扶正服务队,正在全力开展倾斜大棚修复服务。目前,全市已有1431个受损大棚完成修复。
对早稻等作物的保险定损勘查工作,也正在紧张进行中。保险公司根据勘查结果,已先期对受灾较重的农户拨付了310万元预赔资金,帮助其尽快恢复生产。
在泽国镇,记者遇到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们。早在十多年前,省农科院就和温岭开展了院地合作,在泽国镇组建了果蔗示范种植基地。专程赶来实地指导蔗农恢复生产的专家们表示,当下最要紧的就是抓紧对果蔗采取扶直措施,确保正常生长,同时开沟排水,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
台风暴雨,极大损坏了泽国镇的村庄环境,到处一片狼藉。副镇长赵勇智告诉记者,镇里一直在组织各村抓紧清运垃圾,清扫道路,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上塔村村支书张菊富说:“这几天,全村人都动员起来了,出门搞卫生,已清理了好几吨垃圾。”
记者获悉,温岭市已紧急制定出台了扶持受灾企业和困难群众的若干政策。对受灾的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担保费用补助和生产补助;对受灾的养殖塘,给予每亩500元的灾后修复物化补贴;对受灾倒塌、损毁严重、无法或不适宜继续居住的农房,可先行实施原地重建或异地新建,后续再按要求补办建房审批手续,并发放损毁农房复建过渡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