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林业

昔日荒山坡 今朝果飘香

科技助力建德薄壳山核桃增产增收

  金秋时节,气候宜人。9月17日,笔者跟随建德市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的科技人员,迎着凉爽秋风,沿着崎岖山路,穿过山沟丛林,来到航头镇石木岭村海拔200多米的牛角垅山上,实地查看种植大户吴璀福种植的100多亩薄壳山核桃、6个选育推广主裁品种的挂果情况。“你们看,这些良种树上的果实挂得真是多,几乎每个枝头上都结了果,有的一个枝头上有五六个,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今年56岁的吴璀福皮肤黝黑、朴实健谈,一见到我们,一边喜出望外地指着树枝上丰收在望的果实,一边讲述着科技助力薄壳山核桃增产增收的心得体会。
  吴璀福是义乌人,父亲是一位乡村农艺师,受其影响,从小耳濡目染果树嫁接、培育管理、病虫防治等农业技术。初中毕业后,他在自己的村里搞起了果园,种起水蜜桃、橘子、柿子、枇杷等果树。一个偶然的机会,吴璀福应邀为建德林农传授板栗嫁接技术时,发现建德荒山荒地特别多,是发展果树的好地方。之后,就与他人合作,在建德市航头镇石木岭、小塘源等地流转荒山,种植水蜜桃等特色林果。他这一呆就是35年,并成了建德当地一名专业技术能手和乡村种植“土专家”。尤其是他在省林科院和建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学会并掌握了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和授粉品种的配置、种苗繁育、薄壳山核桃与桃树复合经营等技术。通过十多年的潜心实践与摸索,吴璀福将原先流转的100余亩水蜜桃基地,逐渐改成了薄壳山核桃品种选育基地,与省林科院合作,先后从国内外引进120多个品种,经过多年的对比观察和研究,最终选育出丰产性好、产量稳定的薄壳山核桃品种,促进了建德乃至周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2010年9月,吴璀福在建德市林业局和省林科院的支持下,创办了建德市第一家民营科研所——建德市薄壳山核桃研究所。从此,他便一心投入到薄壳山核桃种苗繁育与种植技术推广事业中。这些年,吴璀福通过不断摸索,使薄壳山核桃苗的嫁接成活率达到95%以上,每年为省内以及江西、安徽、云南等地推广薄壳山核桃良种苗木5万多株,推广发展薄壳山核桃5000亩左右。
  “由于吴璀福在造林中注重品种、整地、挖穴、施基肥等每个环节,尤其是主栽品种、授粉树配置和科学用肥等这些关键技术,他都严格按照要求高标准去一步一步地实施,使基地真正实现了早实丰产高效的目标。”建德市林业局林技推广中心负责人郎学军说。
  据了解,今年吴璀福的薄壳山核桃基地至少可产干果8000多公斤,按照去年每公斤50元价格计算,将有近40万元收入。
  近年来,建德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及产业提升等举措,加快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到目前,已发展薄壳山核桃7800余亩,产业效益逐步显现,还涌现出了一批像吴璀福这样的示范户。
宁文武 文/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