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路上,努力奔向远方,只为寻梦。”说这话的人,叫黄勇,是常山县彤弓山居创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一直在追梦,从销售主管到常山私人办市场第一人,在大多人眼中,他已然实现了梦想。可是,最终他却带着情怀回到农村,投入所有的积蓄,创办民宿,逐梦乡村。正如他所说:“人生在于折腾,每一个阶段,我都有不一样的梦想。”
“我要当市场部销售主管!”
1995年,从浙江省商业学校毕业后,黄勇进入了常山吾得万啤酒厂,成为一名销售学徒。“那时我每天跟着师傅跑业务,用心跟着师傅学,有时晚上回到家已经10点多,但我每天躺在床上都要思考与经销商沟通的技巧。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业务员。”付出就有回报,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黄勇就“出师”了!他被安排去开发金华、丽水两地市场。当时“吾得万”这个牌子在金华、丽水啤酒市场还默默无闻,黄勇是被委以重任的。
黄勇回忆:“那时的我经常走村入户,和村民谈心,和代销店的老板交朋友,因为我需要他们信任我,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尝试吾得万啤酒。”为了实现从无到有的市场目标,黄勇最长一次在农村蹲点近两个月,挨家挨户、不厌其烦地推销,他用自己的付出,实现了一年销售1000多吨的目标。“毕业后到啤酒厂工作,我就有个梦想,要当市场部销售主管!”黄勇说,在打开金华、丽水两地市场后,他才敢和别人说自己的这个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他通过不懈努力,成为厂里的市场部销售主管。
“我要创办私人市场!”
2003年,酒厂企业改制,黄勇下岗失业。但黄勇没有迷惘,继续寻找自己的第二个梦想。
有一天,黄勇走在路上,看到旁边1000多平方米的店面正在出售,他忽然想到,“企业这么多的人下岗需要就业,我可以办个市场呀,这样也可以带动大家就业。”
由于衢州米兰服饰市场让黄勇印象深刻,于是他决定创办服饰市场。“常山当时是没有私人办市场的。”黄勇回忆道,“我克服了重重困难,走遍了大大小小的部门,终于获得批准,成为第一个在常山办市场的人。”
获得批准后,资金问题迎面而来,手上只有5万元现金,而开办市场首付就需要40万元。“尽管我最怕的就是向人借钱,但为了梦想,我只好厚着脸皮,走亲访友地去借钱。”黄勇苦笑着说。终于,黄勇筹得了40万元首付,买下了梦想中的商铺。
俗话说,好事多磨。黄勇原本打算在2003年5月1日开业,可是当年“非典”来袭,黄勇只能等待,在做好各项防疫工作后,市场终于在7月1日开业,取名“伊黛服饰”。
“看着市场里人来人往,带动了这么多下岗工人就业,我觉得这个梦想是值得坚持的。”2005年,市场里有部分店面空出,黄勇就自己销售服装、鞋子,在这里,黄勇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由于“伊黛服饰”以中低端商品为主,2012年,黄勇又花700多万元,买下“伊泰服饰”,打造中高端商品。
从经营服装市场开始,黄勇便坚持每天早上八点半开门迎接营业员上班,晚上坚持笑送营业员离开,有时还会在市场里帮忙打扫卫生。“我把这里当成家,把来这里的人当成家人,我想陪着大家创业。”黄勇说出了自己办市场的初衷。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黄勇的这两个市场生意都不错。
“我要办民宿!”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勇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有关民宿的文章“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这是黄勇第一次接触到民宿的概念,一个新的梦想在他脑中涌现并逐渐清晰:回农村,办民宿,让更多人记住乡愁,关注乡村。
那时的常山,还没有民宿的范本可寻,黄勇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外婆家就在彤弓山边上,儿时的记忆都与这一片土地有关,当黄勇再次来到这里时,便决定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黄勇租下了几处老房子开始改建,从设计到落成,他全身心投入,也几乎将所有的积蓄投了进去。他还搜集了一座徽派老宅,仔细地修复还原。他整天扎在工地上忙前忙后,到民宿建成,整个人瘦了十多斤。“选择做民宿,便注定选择了一条折腾的路。”黄勇打趣道。
经过3年打磨,民宿终于建好了,取名彤弓山居。远远望去,彤弓山居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走入其中,院落里一棵500多年的苦楮树,枝繁叶茂,留下一片诗意。黄勇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是在想办法做一些事情,或许是从商校毕业的缘故,身上流淌的血液里总有市场因子在激荡。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对这里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创办民宿,也正是我对乡村的一种情怀。”
几千年来,小小村落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书香门第,名贤众多。因此,黄勇把彤弓山居设计为4个院落,“一房一主题、一院一世界”,4个院子分别是寓意农耕文化的农舍、书香文化的书舍、喜庆文化的喜舍、禅修文化的禅舍。黄勇说:“因为一直都在完善细节,彤弓山居的建设速度不快,每个院子,都要磨到满意才会开放,希望能给客人最好的体验。
为保证客人的私密性及居住体验,每个院子都只设了三四间房,剩下的全部用作功能区,充分满足人们对绿树茵茵、流水潺潺的庭院生活的向往。因为对旧时村居生活的眷恋,黄勇搜寻了许多老物件,摆放在民宿之中,旧式的摆钟、梳妆台、胶片相机、电话机、黑白电视机……都是儿时满满的回忆,寄放着乡愁。“发展乡村旅游,拯救古村古宅古树,是我建起彤弓山居的初心,现在我正带着初心,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到乡村的美丽。”黄勇说。
民宿推动乡村振兴,在彤弓山居的推动下,如今彤弓山村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徐功富 饶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