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临近中午,长兴县虹星桥镇刘井村的扶贫基地里,“最多跑一次”代办员正忙着帮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除草搬肥,党员志愿者熟练地摘着芦笋,并装到车上去售卖。
这个芦笋基地是刘井村开办的精准扶贫项目,占地69亩,初始投资50万元,现在每天可产芦笋600公斤。基地与3户贫困户签约的有15亩,另外3户困难户则安排在基地里工作,每月能收入1500元左右。
近年来,刘井村情系留守贫困家庭,以“最多跑一次”为核心,创新工作机制,努力让困难群众“少跑路”,早脱贫、快致富。以网格为单位,每个网格明确帮扶干部3人,同时鼓励党员、老干部和志愿者加入代办队伍,常态化实行“三代三帮”:事务代办,帮群众解决需求;便民代理,帮群众办理实事;民意代言,帮群众反映诉求。至目前,已为贫困户全程代办业务110件。“推出精准扶贫服务后,解决了贫困户生产中的困难,帮着搞活了芦笋产业,他们致富就有了盼头。”村支书严德民说。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