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领取厨余垃圾袋,每个垃圾袋上都有专属的二维码,可以追溯;扔垃圾时,扫一扫二维码,相应仓位就能打开。
目前,这套厨余垃圾智能回收系统在宁波高新区紫园和鄞州海创家园两个小区试点。这套智能回收系统到底如何运作?有什么黑科技?操作是否便捷?日前,笔者现场体验了一把。
走进紫园小区,老远就能看到这个“巨无霸”。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忠富介绍说,他们已经提前录入了小区600多户业主的信息,通过手机注册、手机扫码或者使用IC卡,就能在发放机上领取垃圾袋。
“只要是该小区居民,就可以每月来领取两卷垃圾袋,一卷是绿色的厨余垃圾袋,一卷是黑色的其他垃圾袋,每卷有30个垃圾袋。”
笔者注意到,这些垃圾袋上都印有一个二维码,市民在投放时,必须使用该垃圾袋,垃圾箱才会自动识别打开,确保厨余垃圾袋丢入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袋丢入其他垃圾桶。
陈忠富透露,一台智能垃圾袋发放机能存放450卷垃圾袋,二维码主要是为了追溯源头的垃圾分类情况。工作人员可以开袋检查每个家庭的垃圾分类情况。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以使用IC卡。
在智能垃圾袋发放机的旁边,就是厨余垃圾智能回收机,金属色的6个仓位,有3个投放厨余垃圾,3个投放其他垃圾。因为是全封闭式的,从外观看,压根看不到垃圾桶。
居民用厨余垃圾袋上的二维码扫一扫,厨余仓位就会自动打开,屏幕上会显示相应的重量。如果仓位已满,后台就能收到满仓提醒,物业工作人员将及时上门清运,采取以桶换桶的方式,操作便捷。
工作人员说,目前试点机型采用的是内循环通风过滤除臭系统,后续将根据试点除臭情况,考虑增加紫外线杀菌除臭。
工作人员透露,厨余垃圾智能回收机可以通过智能物联网设备,将投放垃圾的类别、数量和考核的相关信息自动计入住户生活垃圾分类档案,包括该住户产生的垃圾种类、投放次数、数量、分类效果、考核结果等,从而形成社区、街道、区域以及全市的生活垃圾大数据信息。
今后,宁波将根据试点情况逐步推广厨余垃圾智能回收机,通过追溯体系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精准度。
薛曹盛 刘波工作人员在演示扫码开仓。 薛曹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