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云起谷,山坡上的猕猴桃树上挂满了果实。10月17日,陈琦云来到山顶的木屋,泡上一杯茶,在大厅坐下,从桌上的果篮里拿出一个猕猴桃,切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晶莹剔透的金黄色果肉,让人垂涎欲滴。
“这是我种的黄金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增强免疫力。”陈琦云说。
云起谷在江山市碗窑乡月亮湖北侧,因为在山谷深处,以前被当地人称为“长坑尾”。因为陈琦云的到来,这里才有了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月亮湖上,云起之地,这里很有唐代诗人王维《终南别业》的意境。”陈琦云说,他名叫琦云,倒过来读的谐音即是“云起”。
经过多年的培育,“云起谷”猕猴桃庄园成为江山市单体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种有红心的“红阳”,黄心的“金艳”“金桃”,绿心的“徐香”“翠香”等品种。
陈琦云2006年退休后下海创业,到湖南从事房地产开发、酒店运营等业务。事业做得顺风顺水的他,成为一位“成功人士”。
为什么会回乡种猕猴桃呢?“江山是全国知名的猕猴桃种植地,江山人也特别爱吃猕猴桃,我的孩子也很喜欢吃,就萌发了回家种猕猴桃的想法。”陈琦云说。
2012年,陈琦云开始寻找合适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来到碗窑乡的这片山谷时,他深深地被吸引了。“海拔在500米以上,周边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而且土壤和水质都非常好,日照充足,环境独一无二,我想就是这里了。”
承包了1200亩山地后,道路硬化、通电引水、开荒挖地……陈琦云投资2000万元,开垦出了一个600亩的猕猴桃产业园。2014年种植,2016年开始结果,猕猴桃产业园有条不紊地发展着。没想到,2017年果园内的“翠香”“红阳”两个品种的树苗突然大面积死亡,到2018年,3000棵树苗全部死亡。咨询农技专家,才知道云起谷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种植这两个品种的猕猴桃。
失败可以,但决不能放弃。陈琦云调整好心态,改种适寒、抗病、抗旱的新品种。今年,猕猴桃大丰收。“刚出果,产量达到5万多公斤,预计明后两年的产量将会达到巅峰。”他充满信心地说。
陈琦云的猕猴桃产业园,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增收渠道。园内需要的种植工人少则10来人,多则20多人,一般男工每年可拿到3万元工资,女工也有2.5万元的收入。“我常年管理猕猴桃园,每年可以拿到5万元。”碗窑乡府前村村民祝明龙说。
“搞农业回报确实很慢,但只要用心做,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说起未来对云起谷的规划,陈琦云表示,将会对剩下600亩山地进行合理、科学规划。“我想种最好的猕猴桃,建乡村休闲旅游地,让更多人在云起谷里闲庭信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
傅旭云 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