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让新型职业农民“持证上岗”值得点赞

  费伟华来稿说,近年来,慈溪市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合作的培训体系,通过“空中课堂”“田间课堂”“流动课堂”等教学形式,打造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自2015年以来,该市已投入培训补助368万元,开展相关培训60余次,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320名。
  笔者下乡和一些农民朋友交谈时,总能听到一些声音,认为农户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达到一定规模,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致使部分地方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偏面重视种养规模的量,却忽视农业技能和经营水平的质,结果,出现了新型职业农民“不新”的现象。
  其实,新型职业农民,新就新在,善抓政策与市场“两只手”,善把科技和产业融合起来,善领一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人。
  慈溪的做法好就好在,把培训和认定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抓手,农户不仅可以免费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考核就能获得相关证书,并在申报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时能享受优惠政策。“培训+认定+激励”的模式,注重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和质量,“持证上岗”让农户明白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建设一支有质量有数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慈溪的经验启示我们,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要有位置,把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摆到议事日程,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二要有路子,精心谋划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方法和途径,多渠道多形式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创造条件;三要有台子,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学习交流和本领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创业创新的热情;四要有机制,出台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学历职称提升、新项目发展、技术成果评定等政策激励机制,让新型职业农民感到有劲头有奔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