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的三色堇,红色的海棠花……眼下,走进位于平湖市新埭镇旧埭村的浙江森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各色盆栽鲜花争相绽放,美不胜收。“别看花小,这几天在上海可派大用场。”指着成片的鲜花,公司总经理朱忠林得意地说:“进博会期间,上海高架道路两侧的鲜花,一半以上出自平湖。”
种在平湖的花,何以盛放到上海?朱忠林讲起了自己与平湖之间的故事。朱忠林是丽水人。1997年,看中上海草花应用广的市场,他在上海松江区建起了168亩的花卉种植基地。凭着优异的品质,松江区基地成了上海园林部门装饰用草花的供应商之一,并为长三角区域诸多重要会议和赛事提供花卉。2010年,朱忠林的企业更是成了上海世博花卉的指定生产单位之一。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知名度越来越高,想要扩大再生产成了朱忠林的心头大事。然而,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企业发展遭遇瓶颈。前几年,朱忠林将目光投向了上海周边地区,希望找到新的基地。2016年底,一次偶尔路过平湖新埭,让他看到了曙光。“土地平整,离上海又近,成本还低。”第一次踏上旧埭村的土地,朱忠林就决定把生产基地设在这里。2017年,总投资3800万元,占地235亩的基地在旧埭村开建。基地投产不久,“森鸿农业”就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收获了不少园林单位的青睐,先后成为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七届军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的花卉主要供应商之一。
新的空间,让“森鸿农业”有了超预期的成长。朱忠林说,2018年,基地交易额突破千万元,今年满负荷运转后,预计可实现销售额2500万元左右。仅今年10月,供上海的花卉销售额就超过了300万元。
朵朵鲜花,激活美丽乡村。随着“森鸿农业”的日渐成熟,不少受发展空间制约的上海花卉企业“闻香而来”。两年间,经朱忠林介绍,浙江切尔西园艺、上海思锐园艺、上海拓春园艺等8家企业签约落户旧埭村,其中7家已投产运行,占地面积约1030亩。
借势打造花卉产业园,走乡村振兴特色路。如今,依托“森鸿农业”等的带动效应,旧埭村因地制宜建起了千亩花卉特色产业园。旧埭村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村里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以智能化生产、电子化管理为特点的现代化农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补齐产业缺口,最终打造一条从园艺基质到育苗、种植、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万千花卉,不仅美了村庄,也富了百姓。65岁村民张其根自从土地流转后,便赋闲在家,如今却天天在花卉基地里,与花为伴。“闻着花香干活,舒坦。”张其根说,自从村里建起了花卉基地,他每个月务工能增加3000多元收入。而像他这样的村民员工,园区有上百人。 肖未 徐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