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全国快递四分之一来自农村

——打通城乡渠道让消费者“买得顺、收得快”

  国家邮政局统计,今年全国的快递量约为600亿件,其中四分之一来自农村。“从枝头到舌头”,随着网购农村土特产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推进农村寄递服务向纵深发展尤为重要。打通城乡渠道,让消费者“买得顺、收得快”。
  现场直播让产品与消费者面对面
  这边快递员打包装箱苹果,那边一排主播对着手机直播,这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某快递仓库的一幕。“我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都在直播,从9月份到现在已经卖出了几千单,收入按单量提成。”一位主播说,她身后就是快递打包装箱的情景,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果子,可以在装箱前按需定制。“通过直播的介绍交流,跟实体购物一样,消费者可以亲眼看见水果装箱的全过程,增加了网购的透明度。”宾川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汝荣介绍,由于宾川地处山谷深处,运输困难,好水果一直卖不上好价钱。县电商协会通过与邮政、韵达、中通等快递企业签订“低价、优质、优先配送”协议,抱团集单发货,实现了快递费用大幅度降低,配送时效提高30%,今年通过快递发货的水果预计达2000万单。
  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表示,农村寄递实现了从“寄包裹”到“产包裹”的转变,真正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快递帮助贫困山区的农民卖出农产品,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贡献。
  农村电商让“邮政扶贫”开辟新路子
“群众是基础、价格是关键、流通是保障。”大理白族自治州邮政管理局副局长杨劲军说,人民邮政为人民,邮政要在解决偏远贫困山区农特产品进城的渠道建设上进一步发挥优势。
  得底么村,是宾川县平川镇的一个偏远山村。这里坡陡险峻,平均海拔2500多米,旱地坡度在35度以上,爬上几里山路就会感到气喘。
  杨劲军介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和云南省邮政管理局帮扶得底么村,通过搭建得底么扶贫电商平台“优帮帮”,开辟昆明至得底么村的绿色物流通道,形成冷库仓储、打包寄递、干线运输、终端投递的完整供应链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贫困村农特产品物流运输难题。
  土鸡、羊肚菌、黄薯……截至今年11月初,云南省邮政公司共向得底么村采购和销售的优质农特产品约12万单,销售金额474.91万元,为贫困山区的特色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国家邮政局统计,今年上半年,邮政快递业支撑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销售额1109.9亿元,同比增长29.5%。“十三五”以来,全国邮政企业与496个县对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累计建设邮乐购站点超过53万个,在邮乐网建设国家级贫困县馆达到657个。
整合资源让农村快递网点活下去经营好
“中国有6亿人住在农村,享有和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是他们的期望,近年来农村快递需求比较大,农村的快递业务增长速度要比城市高10个点左右。”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说。
  当下,一些偏远乡镇的快递网点因时效不达标、派件成本过高导致生存困难。“让农村的快递企业网点活下去、经营好,杜绝农村网点向用户二次收费的乱收费现象。”云南省保山市邮政管理局局长赵麟说。
  云南保山地处滇西咽喉,自古就是“南方丝绸古道”的重要驿站。滇滩镇腊幸村,建成了云南省保山市第一家村级快件分拨中心,通过“快递物流电商综合服务中心”模式,整合了圆通、中通、申通等六家快递企业的网点,解决了村级快递网点的生存和经营问题。滇滩腊幸服务站整合前有业务员3人、月收入约3万元,整合后人员不变,月收入达6万元。“今年全国农村人均快递近20件,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乡镇每天有1000多个包裹。现在有些地方的村民还要骑个摩托到乡里面取快递,将来快递一定要送到村里。”马军胜表示,快递要尽快下沉到行政村,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让村里的农产品进城多一个便利渠道。
  (据新华网 赵文君 /文2019年11月1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