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品牌

馒头、土面、豆腐皮……

诸暨马剑着力把土特产培育成“网红”

  “今天要去进点货,顺道把做好的豆腐皮送出去,这几袋是送饭店的。”近日,诸暨市马剑镇上和村村民陈洪明指着刚做好的豆腐皮对笔者说,他家的豆腐皮作坊从父辈开始,已经营 40多年,精选优质食材,传承地道工艺,煮晒出的豆腐皮韧劲十足、晶莹透亮,拥有着一大批“粉丝”,订单已经预订到春节前。陈洪明说,除去人工和材料等成本,他家每年靠卖豆腐皮有10多万元的利润。“现在制作豆腐皮已经成为不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的豆腐皮也成了上和村的一张金名片,品牌正在逐步打响。”上和村党总支书记陈天京说,目前村里有10多户家庭通过制作手工豆腐皮增收。“豆腐皮要经过选豆浸泡、研磨过滤、猛煮分锅、蒸皮晾晒等10多个步骤,其中豆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豆腐皮的质量。我们从安徽、江苏等地挑选优质黄豆,从源头把关,确保产品质量。”
  马剑镇龙门村则在做手工面的文章。在村民杨能兴家的院子里,一批刚制作完成的手工面正在晾晒中。“我们制作的手工面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保质期比较短,适合天气较冷的时候制作,冬至后就能吃上地道的手工面了。”杨能兴说,这批面条是一家公司定制的,足足有30箱。目前,龙门村有40多户家庭通过制作手工面赚取收入。
  如今,特色农产品在马剑的农业发展和旅游文化中占着重要位置,除了马剑馒头这款“老网红”外,手工面条、年糕、豆腐皮、发糕等都让吃货趋之若鹜,这背后与该镇对土特产的品牌建设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镇里出台了相关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对土特产推广、品牌建设等有突出贡献的,视情况奖励1万至5万元;农副产品、食品当年获取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获取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认定荣誉的,补助5000元。”马剑镇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该镇还将引导村民抱团发展,通过统一策划和包装,进一步推进具有马剑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张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