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来,昆明市陆续发生疑似东北油豆食物中毒事件。东北油豆,也就是油豆角,主要产于黑龙江、吉林等地区,是东北当地知名蔬菜品种之一,具有较长的食用历史。油豆角同普通豆角相比更加宽厚,吃起来肉质绵软、无纤维,尤其是在炖食时,豆荚表面如油层一般,“油豆角”因而得名。
那么,吃油豆角为什么会导致食物中毒呢?油豆角中含有皂甙、血细胞凝集素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毒物质。皂甙是一种植物化学物,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中,通常位于豆荚中,一般含量较少。其主要危害是会导致溶血,同时会强烈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局部充血、肿胀及炎症反应,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凝集素会对肠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重者会影响人体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的吸收,从而导致个体出现营养缺乏,生长抑制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死亡。蛋白酶抑制剂会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对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造成影响,还会引起胰腺肥大和增生,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严重者会出现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
由于油豆角外皮厚实,豆粒大而饱满,一般的烹调方式难以将外皮和豆粒都烹熟,有毒物质容易残留,食用后则会导致食物中毒。油豆角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进食后30分钟至5小时,初期多表现为胃部不适,后期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头痛及四肢麻木等,一般无发热,病程可达1—2天。
油豆角食物中毒具有这几个共同点:进食后短时间即可发病,症状相似,一般集中出现,未进食者不发病,不具有传染性。因此,一旦有人食用油豆角后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同时,就餐者立即停止食用。
为了避免油豆角食物中毒,集中供餐大锅烹炒油豆角时,要做到尽量切小段,多加水,翻炒均匀,充分烹煮;尽量选择炖煮的方式而不是急火快炒,至少烧煮20分钟以上至原生绿色消失,无生味或苦硬感方可食用,不宜做冷菜;高海拔地区应焖煮或使用压力锅并延长烹煮时间,保证充分加热。
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