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关注

全面小康不掉队 乡村振兴我争先

——丽水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通讯员 杨敏 张靓 本报记者 俞霙“乡村振兴 丽水先行”。日前,丽水市召开2019年度工作总结会,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要求,全市上下要凝聚调动更为广泛的致力于“丽水之干”的各方力量,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责任意识、更大工作力度,全面开启高水平建设丽水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征程。
  回望刚刚过去的2019年,丽水的“三农”工作继续呈现火热的干事创业姿态,交出了亮点满满的成绩单: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1元,同比增长10.1%,增幅排名全省第一;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8084元,同比增长15.2%,增幅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生态经济化 经济生态化打造“两山”转化全国标杆
  去年9月13日上午9时10分,满载着近400名上海游客的高铁旅游专列抵达丽水。这趟旅游专列的开行,打破了多年的山水之隔,给上海市民提供了体验丽水田园风光的快车道,也把丽水“秀山丽水、诗画田园、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生态品牌进一步推向了长三角乃至全国。
  这是丽水创新实践“生态经济化 经济生态化”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受制于交通、区位等方面的短板,丽水的美景、美食、美居,大多藏于“深闺”,丽水人守着“青山”盼“金山”。近年来,随着交通等瓶颈的逐一打破,丽水的“酒香”开始溢向四方。
  “丽水山耕”农产品开始走出深山,进杭入沪赴京,接连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北京“世园会”和浙江·丽水(上海)周推介会等舞台上亮相,成功举办上海“丽水山耕”农产品博览会等系列活动,与上海企业签订农产品产销意向合同76项,意向金额达到21.37亿元。
  2019年,“丽水山耕”销售额达到84.4亿元。该市庆元、龙泉、景宁三县(市)成功申报庆元香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增庆元甜橘柚等五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12月10日,以“品牌赋能振兴乡村”为主题,该市召开了首届中国民宿区域公用品牌大会暨“丽水山居”民宿服务标准发布会。
  2019年前三季度,该市农家乐民宿共接待游客3043.2万人次,增长18.7%;实现营业总收入38.6亿元,增长26.78%。举办了“丽水味道”评选活动,编印了丽水小吃、素食、主题特色宴等系列丛书,进一步挖掘丽水传统的餐饮文化,形成标准化体系、产品供应链,不断打响“丽水味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搬得出 留得住 富得起乡村振兴路上一个不掉队
  去年12月17日,丽水举行“‘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暨中国易地搬迁县域实践模式”新闻发布会,宣告未来5年将助推15万人实现“大搬快聚”“富民安居”。
  这一源于民间自发的“下山脱贫”模式,在当地历届党委、政府的推动下,通过近20年的发展,有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搬得出,更要留得住、富得起。在全省最大的安置小区——庆元同心社区,老家在该县张村乡金丝岱村的82岁老人周明友,逢人便感谢党的政策好,让他们一家人有机会从偏远的山村搬到了城里。“在这里,我们有五个收获!”他伸出5根手指比划着,“住得安心,家人就学、就业、医疗、养老都方便!”
  截至2019年底,丽水各县(市、区)均出台了大搬快聚实施意见,全市完成投资34.7亿元,完成农民搬迁14050户38352人,新建、续建安置小区44个、安置点14个,培训23510人次、就业10566人。
  丽水还探索总结易地搬迁县域实践模式,着眼“解危除险”“小县大城”等四个维度,该模式站位全国山区城市发展的高度,提出打造山区城市异地搬迁县域实践模式中国样板,作为该市“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的顶层设计。
  此外,该市坚持“多策并举、项目带动”助推“消薄”工作,去年全市确定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333个,投资总额超28.59亿元,预计年增收近2.18亿元,全市2725个行政村全部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县级验收。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加快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
  经过深入、动态对标欧盟,该市梳理出在我国批准而在欧盟被撤销登记使用的农药169种,根据综合评估,提出建议在丽水禁限用农药113种。
  目前丽水已推出禁限用农药四批共152种,完成欧盟撤销登记并列入建议清单的农药全部禁限用,提前实现了欧盟撤销登记的农药品种在丽水减少2/3的目标。同时,坚持堵疏并举,提出替代农药目录共112种,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该案例被评为“2019全国绿色农业十佳发展范例”。在此基础上,该市正积极创建全国首个“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试点市”和“肥药双控高品质农产品示范区”。
  立足辖有全国唯一畲族自治县和民族乡村数量占全省多数这一优势,该市在全省率先制定民族乡村振兴发展指数,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石榴籽工程”,打造“线路可看、经验可学、标准可用”的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先行区。
  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建制村覆盖率达到75%,除拟实施“大搬快聚”村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上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公厕改造任务。已启动7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共405个。谋划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丽水版”——花园乡村建设。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着手制订花园乡村、美丽田园、美丽庭院建设等系列标准。
  “老牛最怕时光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今年是丽水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攻坚之年。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将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始终遵循“尤为如此”重要嘱托,决战决胜,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