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韵 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近日,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直力村党支部在党员吴金富家的庭院里,结合主题教育举办了一堂美丽庭院课。“我们把乡村振兴讲堂搬进农家庭院,在讲具体问题的同时宣讲中央及省市的有关政策精神,这样的‘庭院讲堂’形式接地气、有实效。”该村第一书记丰峰峰说。
去年6月,衢州市委组织部立足“主题教育主阵地、乡村振兴主平台、基层治理主载体”的目标定位,在该市18个村试点乡村振兴讲堂,9月起在全市推广。主讲堂的既有专家教授,也有“土秀才”“田大嫂”,讲种地养鱼,谈就业致富,颇受村民欢迎。如常山县白石镇草坪村讲堂,瞄准月嫂、育婴师行业,主打“常山阿姨”品牌;龙游县“飞鸡讲堂”,采用“现代数字农业+绿色标准化养殖”模式,为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助力精准扶贫。
至目前,该市已建成乡村振兴讲堂1438个,创建49条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71个示范村、206个示范讲堂,集聚项目78个、总投资1160亿元。今年,该市将继续结合各村的文化特色和实际需求,扎实推动乡村振兴讲堂与农村文化礼堂的统筹整合,将乡村振兴讲堂打造成推进农村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