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部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初诗人叶燮的这首《迎春》,描述了春节喜庆的无穷意蕴。的确,当一行行回家的脚印流淌在乡间阡陌,一辆辆汽车驶进平整村道,一盏盏大红灯笼映红农家小院,一对对“新桃”换下“旧符”……之江大地正式进入“春节时间”。在这喜庆祥和中,家家欢声笑语、户户送猪迎鼠。还有什么场景,比这更重要,更温馨的呢。
岁月如流,时空的一切都在日新月异,只有我们记忆深处珍藏的年味,和一颗颗期盼合家团聚的心,从未改变。
古往今来,除夕夜,沉淀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最厚重的情感。年夜饭,凝聚了一年最浓郁的亲情。卸去一年的奔波和疲倦,一家人团圆围坐,家长里短,海阔天空;守岁迎新,其乐融融。
或许你已久未回乡,不妨趁着春节难得的假期,好好看看你曾经无比熟悉的家乡:“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村村通客车”全覆盖,回村的路是不是更宽畅快捷了;生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村庄是不是更干净了,农家小院是不是更靓丽了;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遍地开花,上万场公益电影进农村,大叔大婶们的生活是不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或许你自己就是首先被惊艳到的那一个。“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福普天下中华儿女都能心想事成;祝福每一个家庭都和和美美,每一位读者都健健康康;祝福每一个不懈努力的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实现人生梦想,展现人生价值,为家国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