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战“疫”特刊·舟山

“东海渔嫂”一线抗疫情

  •   有人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有人走村入户访民情送服务,有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连日来,舟山市广大“东海渔嫂”,坚守一线奋力抗击疫情,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巾帼”力量。
    一张未张贴的红榜
    “表彰渔嫂名单:柴丽丽、朱雪芬、姚申意……”近日,岱山县衢山镇的田涂渔嫂协会做了一张光荣榜,但是众人却并不想立即张贴出去。“疫情还没过去,还不是张榜的时候。这是姐妹间相互鼓励的方式,大家受到认可便更有干劲。”说起光荣榜上的这16个姐妹,她们不惧风险、主动请缨抗击疫情的点滴,渔嫂协会会长柴柯祎有些动情。
      田涂村是名副其实的渔业大村,有渔船82艘,下海渔民1000余人,船上外地雇员居多,人员构成复杂。为控制人员流动、降低疫情风险,渔嫂们穿梭在渔港、码头和渔村,利用流动宣传车宣传疫情防控信息、入户发放防控知识资料、走村入户访民情送服务。
      2月4日,是上红榜渔嫂柴丽丽负责田涂村村道卡口的第13天,测体温、盘问、登记这三个步骤已经进行了上千次。柴丽丽说,她手里厚厚一沓登记表里记录着来往车辆、人员信息,呈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渔嫂们最关心过年在外作业的14艘船。“飞飞,跃海电话打来,他的船12点多可以到港,我们提早去等着。”听说有渔船要归港,渔嫂即刻赶往码头,给回港渔民量体温填表、登记,送上防护用品,并传授口罩正确佩戴方法。“有些船员刚上岸不理解,我们也是软硬兼施,这是底线。”
    义工妈妈轮流照顾10岁儿童
      2月1日中午,嵊泗县菜园镇菜圃社区义工何妮君、王亚菊等人又一次来到小彭家中,打扫房间、查看电器安全、开窗户通风、陪她谈心。
      小彭今年10岁,母女都是外省人。1月25日,小彭父母去上海办事,因计划第二天返回嵊泗,所以将小彭留在了嵊泗家中。岂料,受疫情影响,小彭父母未能按期返回,小彭成了留守儿童。“我们是1月26日知道的。”菜圃社区工作人员徐腰红说,几名社区渔嫂义工听说这一情况后,立刻上门查看,发现小彭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遂决定每天轮流上门照看。“每天都要过去看两趟,小孩没事我们才能睡安稳。”义工何妮君说,主要是给她带点生活用品、零食,陪她聊聊天。有了渔嫂们关心,身处市外的小彭父母也更放心了。
    渔嫂团队开设公益咨询
      面对疫情,外出服务的志愿者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如何缓解家人恐慌焦虑心理?如何与孩子妥善沟通疫情信息?2月1日,舟山妇联组织两个“东海渔嫂”服务团队开通了公益心理咨询服务。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东海渔嫂”,将为有需要的人开出抗击疫情的“心理处方”。
      舟山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1月31日,她们启动了“聚力东海渔嫂抗疫情,守护幸福舟山最美家”行动,要求基层妇女党员和“东海渔嫂”骨干团队克服困难发挥所长,因地制宜参与防控工作,更有力有效地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方智斌 王赤儿东海渔嫂志愿者在给回港渔民登记信息。陶萌娜 江佩佩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