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3版:业务交流

山区半山区怎样发展农机化

  吴仁秀
  山区、半山区发展农机化大有潜力可挖。近年来,我镇小型机械增势稳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精加工机械有所增加。农民看准主导产品加工市场上的发展前景,纷纷购置实用性强、购机成本低、经济实用和经营效益好的机械。
发展形势
  1、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就山区和半山区农机化事业总体情况看,农民对农业机械有一定的需求量。主要是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的机械化。如我镇的紫菜、蘑菇、马蹄笋生产正逐步向机械烘干、保鲜、精加工方向发展。
  2、山区和半山区农机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客观上看,存在的问题一是山区和半山区山地多、坡度大、地块小而分散,交通又不太方便,经营规模小;二是小型农业机械相对较多,中型农业机械相对较少;三是政府对农机装备投入的资金相对平原地区要少。因此,山区和半山区农机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发展思路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山区和半山区应该走以机带“副”,以“副”养机的具有山区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要利用山区和半山区的自然条件,发挥其经济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小型农业机械向系列化和规范化方向健康发展。我镇主导产业精加工的机械化,使我镇各类农业产业效益大大增加,400万平方尺蘑菇种植效益增加了680万元、3450亩马蹄笋种植效益增加了98万元、8900亩紫菜养殖效益增加了1335万元。现在虽然只有1/4产品进行机械加工,但经济效益已十分可观。如果扩大到全部产品,必将大大增加产品附加值,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一大保障。
  近两年我镇还对90.78公里机耕路进行了康庄改造,现已完成40.5公里的康庄大道,促进了农机向山区、半山区的延伸和发展。同时,还利用农业机械加速对主要农产品原材料以及废弃污染物进行综合处理,既保证了村容整洁,又实现了减排增效。
(作者单位:苍南县赤溪镇政府)
>>>农机论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