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口稠密,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承载能力弱。近年来,温州市积极探索生态型养殖模式,呈现出了山区生态循环型、平原农牧结合型等四大生态养殖模式,有力地促进了该市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发酵式、生态型、零排放模式。该模式以永嘉县瓯北镇东华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为代表,利用天然植物资源培养有效微生物酵母,将酵母按一定比例掺拌锯木屑、谷壳、米糠等繁殖微生物菌群,以此作为猪圈垫料,酵母同时作为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拌入饲料喂养。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经分解发酵,使猪粪尿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最终达到无臭、无蝇虫、零排放目标。
山区生态循环型模式。以乐清市狮山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平阳县科达畜牧场等为代表,养殖场建在山区,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沼气池发酵或储液池等方式处理猪场排泄物,然后,利用沼渣沼液作肥料,种植狼尾草、黑麦草,代替部分精饲料,基本上做到污水零排放。
平原农牧结合型模式。如瓯海区丽岙镇在该镇茶堂村建成了年饲养量8200余头的生猪饲养小区,并在该村周围建立了2600余亩温州市级蔬菜基地和1200多亩花木苗圃基地。通过对养殖小区排泄物进行治理,有机肥提供给周边菜农和花木苗圃经营户,促进了畜牧业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能源型养猪专业村模式。比如乐清市四都镇樟岙村,该村养猪历史悠久,因环境污染,一度被环保部门列为环境治理重点村。为此,该村变分散养殖为集中养殖,建设了占地35亩、存栏量5000头的畜牧小区,在小区内建设了沼气净化系统,沼气供全村生活用能,沼渣加入菌种堆放发酵后,研磨成颗粒肥。如今的樟岙村,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已成为当地生态休闲旅游的一个好去处。 (温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