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稻田养鸭子 米香肉更鲜

  “哎——来来来来……”安吉县章村镇茅山村种粮大户周毛苟放下手中割稻的活,用手作话筒状,一嗓子喊开来,立刻,成片的熟稻抖动起来,“嘎嘎嘎嘎……”,小鸭子热烈、稚嫩的回应声响成一片,“现身了、现身了!”小鸭子们身上裹着脏泥,浩浩荡荡来了一大群。这就是笔者近日在周毛苘的稻鸭共育稻田里看到的一幕。“虽然有台风影响,但今年我的水稻长势特别好,平均亩产1000多斤,这可多亏了这些‘鸭司令’啊!”老周高兴地告诉笔者。
  老周说,过去一家一户单纯种植水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益比较低,遇到年成不好时还要亏本。看到城里人爱吃乡下的土鸭蛋,老周便动起了脑筋,试着用自家的稻田养起了鸭子,没想到产出的肉鸭和土鸭蛋都成了抢手货,效益要比单纯种粮好上数倍。尝到甜头之后,老周养鸭的积极性更高了,养殖数量从百来只发展到上千只。去年,老周种了16亩水稻,今年就扩大到24亩。
  老周给笔者算了一笔帐,1000只鸭子年产蛋2000多斤,每斤能卖7.5元,一年仅鸭蛋一项就能收入1.5万元左右。将雏鸭放入稻田,利用雏鸭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鸭粪又作为天然肥料滋养水稻生长。这样,稻田可尽量少打药、少施肥,在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更多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真可谓“一举两得”。
  稻田养鸭子,米香肉更鲜。据了解,在茅山村,如今已有不少农民像老周一样走上了种稻养鸭之路。在村民王洪法的田里,笔者看到水稻长势明显好于其他田块。“‘稻鸭共育’省工、省肥,投资少,效益高,这样的项目俺们农民愿意干。”正在收割水稻的王洪法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胡亮 黄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