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版:良种推介

发展草腐菌正当时

  •   十五以来,我省食用菌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2001-2006产量年均增长率11.7%,产值年
      均增14.9%,但发展中存在隐忧,目前我省食用菌生产发展中,菇种结构不合理、草腐菌比例偏低的问
      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杂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的香菇、木耳比例偏高,2006年香菇、木耳两者产量占我
      省食用菌产量的61%。
      为发展生态高效、资源节约型食用菌产业,今年,省政府将加快珍稀类和草腐类食用菌开发确定为食用菌产业的
      工作重点。省农业厅、财政厅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发展草腐菌,重点发展金针菇、蘑菇等受资源约束小、市场稳定、消费量大的大宗草腐菌品种,加快引进和开发适销对路的草腐菌新品种。
      从生产趋势看,近两年,草腐菌的代表——金针菇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发展最快、效益最稳定的主导品种。2006年金针菇产量为16余万吨,是2000年4.57倍,占食用菌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5.1%上升到19.3%,预计今后几年金针菇的发展仍将保持10%以上的速度,而双孢蘑菇等品种受市场需求的拉动,也将稳步发展。
      从资源利用看,我省虽林木资源虽然丰富,但木腐菌生产大量耗费杂木,资源继续挖潜的余地不容乐观,杂木资源趋紧势头不可逆转,因此木腐菌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另一方面,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可以被利用开发生产草腐菌,棉子壳、麸皮等农业副产品价格也较为平稳,为金针菇、又孢蘑菇等草腐菌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从消费层面看,传统的香菇、木耳、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可稳定发展;秀珍菇、杏鲍菇已有较好市场基础的要加快发展,而猴头菇、草菇、金福菇、竹荪等特色品种的发展要做好市场对接,灵芝、灰树花等发展则要做好深加工文章。
    笔者认为,发展草腐菌生产、加工与市场三者应相辅相成。主产区重点抓生产方式转变,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着眼于差异化竞
      争,可优先发展一些珍稀特色类食用菌,如金福
      菇、高温蘑菇,或一些适合就近销售的品种,
      如草菇等。当然,确有资源优势,也可发展一些传统优势品种,如德清利用奶牛场牛粪种双孢蘑菇,蚕桑区利用桑枝条发展香菇、木耳。在发展形式上,农民合作社是很好的方式,如永康、缙云、温岭等均有很好的典型,其共同点是有技术带头人,有合适的品种和生产模式,产品销售定位明确。有较强资本实力和技术依托的,可考虑发展工厂化杏鲍菇和金针菇。
      各地要倡导,专业化服务模式。鼓励发展专业化菌包或菌棒生产车间,逐步改变制种、接种、培养、生产管理、销售一体的现状。建议有条体的产区,成立农机化作业队,如在蘑菇建堆翻堆、湿热二次发酵等方面发展有偿服务,提高机械使用效率,降低农户农机添置成本。
      (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
    陈 青)
    嘹望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