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3版:农技推广

如何栽培香菇新品“庆科20”

  “庆科20”属中温偏低型中熟香菇品种,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季节安排
  各香菇栽培区海拔、气候差异较大,应根据各地海拔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栽培季节。海拔700米以上菇区适宜接种期为2月下旬-7月上旬;海拔700米以下菇区适宜接种期为3月下旬-7月上旬。
二、培养料配方
  庆科20菌株属子实体多发生型菌株,当菇木的水分、养分不足(菇木过轻)时,子实体发生的量(个数)多而集中,并且菇体较小,因此,在配方中要增加麦麸的用量。常用配方为:杂木屑73%、麦麸25%、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按生产1000袋(15*55厘米筒袋)菌棒,需杂木屑(干)592公斤、麦麸200公斤、糖8.5公斤、石膏粉8.5公斤。
三、菌棒制作
  要做到当天拌料,当天装袋灭菌,不能堆积过夜。拌料要求做到“三均匀”,即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匀,酸碱度均匀,每袋装干料0.8-0.9公斤,加水后湿料为1.9-2.0公斤,含水量60-65%,以手抓捏培养料有指印而指间无水滴下为度。装袋、灭菌、接种工艺与常规相同。
四、培菌管理
  根据发菌情况对菌棒进行2-3次刺孔通气操作第一次在接种口菌丝直径4-6厘米时进行,在每个接种四周刺孔4孔,深度在1.0厘米以内,采用1.5寸铁钉;第二次在接种孔菌丝直径达8-10厘米时进行,每接种孔四周刺8孔;第三次在菌丝布满全袋后5-10天,当菇木表面出现部分白色瘤状物突起时进行,每段菇木沿纵向刺孔四排,每排孔数为10-12孔,孔深1.5厘米,采用2.5厘米寸铁钉,如菇木接种口不用石蜡等物封口,与封口的菇木比较一般只进行后两次刺孔增氧。
五、出菇管理
“庆科20”菌株菇木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在出菇适温下对击木(惊蕈)刺激很敏感,只要给予一定的搬动、拍打等击木(惊蕈)刺激,就会诱发子实体大量发生,在管理上要求:(1)对于接种期在3月前的菇木,应避免在20℃以下的低温时搬动、拍打菇木,否则极易造成大量出菇,消耗养分,不利管理,影响产量;(2)最迟应在出菇期 来 临 的15-20天前,做好排场工作,特别是花菇栽培,否则会在出菇适温下,因排场的振动刺激造成大量出菇,从而增加管理难度。(3)光照要求。“庆科20”菌株的子实体发生和生长要求有较强的散射光,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长成的子实体柄短肉厚,质量好。在低温季节,应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步稀疏菇棚顶部及四周遮荫物,以增强光照,提高棚内温度。(4)催蕾措施。通常情况下,采取机械振动、温差刺激、湿差刺激等三种催蕾措施即可取得较好的催蕾效果。但在冬季气温较低,出菇量较少时,采用堆式盖膜保温保湿催蕾法催蕾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是:把菇木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堆叠起来,上盖薄膜,使堆内温度升到20℃左右,连续3天,要注意的是在堆内温度超过22℃时,及时掀膜通风降温。
六、采收
  按不同的市场销售需求适时采收。如鲜销,应在未开膜前采收,如干销,应在菌盖尚未全展开仍保持内卷时,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同时,要结合天气变化随机应变,适时采收,即一看天气、二看行情、三看菇质。采收时将菇柄挖干净,避免菇柄腐烂引发病虫害。
(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