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正确引导是有序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抓规划。制订出台《东阳市新农村建设行动纲要》。编制东阳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村庄建设用地规划、新村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全面规划新农村建设。二抓投入。确保财政多予的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三农”,探索建立政府以奖代补资金为引导,农民、村集体投入为主体,发动企业参与、社会捐助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以村庄整治为例,近几年财政资金总共投入8020万元,带动了民间资金5.2亿元。三抓服务。以“三联系一结村一指导”活动为载体,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目前,已参与结对企业112家、结对村120个、联系部门(单位)80个,共落实225个基础设施项目和95个经济开发项目。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土地整理、乡村康庄工程、河道整治、水库保安、通信、电视和广播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全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理顺农村体制。利用乡镇机构改革的契机,扎实、稳步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农村发展机制和体制。按照“强化新村,加快融合,科学管理,有利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行政村(居)区域调整后续工作。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行了以“任前创业承诺,届中实行考核,届末进行总结”为主要特征的村级组织创业承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干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挥工业、城市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带动作用。立足农业农村谋发展,同时也要跳出农业农村促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提高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包括二产三产接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和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在总体布局上,继续推进新型城市化,合理规划建设一批中心村。在工作重心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努力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在实现途径上,以城镇化建设为主线,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强化产业集聚为支撑,以实施项目工程建设为主要抓手,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如横店集团按照横店镇统一规划,投资近2亿多元,把横店工业功能区内和地处偏远山区的35个150户以下的自然村逐步搬迁向镇区集中,整合为7个小区,共涉及农户1850户,人口4995人,初步建成了4个具有现代化雏形的农村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