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7日20时14分,太阳黄经到达255度,“大雪”节气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农历)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气候学意义上,大雪节气时已进入隆冬季节。我国大陆已完全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东亚大槽槽底可达台湾以南地区,冷空气不断补充南移,遇强冷空气爆发南下时,常伴有大范围降雪天气,造成地面积雪、出现冰冻现象。“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大雪节气在民间有浓重的喜庆情结。农谚云:“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人们期盼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可见大雪节气的天气如何,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与否。严冬期间如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受冻害,为农作物越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此外,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
大雪时节,各地要加强冬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各种越冬作物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冻害,还要注意牲畜防冻保暖。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凉,寒风萧萧,雪花飘飘,雪后的大风使气温骤降,容易引起咳嗽、感冒,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护身体。 (袁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