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浙江农作

微灌技术显成效

一年节水5.68亿立方米

  本报讯(见习记者 徐速速)记者日前从省农业厅农作局了解到,通过运用微蓄微灌技术,我省农业农田节水灌溉年节水能力已达到5.68亿立方米,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率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
  在诸暨市王家井镇高屋基村,种菜大户史寿明兴冲冲地告诉记者,他家的5亩小青菜自从用上微型喷灌后,生长速度快,优质商品率高,产量比原先的增加了近1倍,市场售价增加0.4元公斤,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却比原来大幅提高。目前,像史寿明这样使用微灌技术的农户,在我省已有很多。
  近年来,作为我省重点示范推广的节水农业新技术,微蓄微灌技术发展势头强劲,不仅应用面积迅速扩大,而且应用范围也从蔬菜瓜果延伸到花卉、竹笋、葡萄、食用菌、茶叶、水果等高效经济作物上。应用面积增长最快时,一年增加了19.6%。到目前,微灌技术已在我省80多个县(市、区)生产中得到了较大面积的示范应用。并从推广适合农户使用的小单元型微灌系统,逐步发展到针对农业示范园区设施栽培的较大面积的微灌系统。特别是2003年以来,推广应用的山地“微蓄微灌”系统,能把山间流失的细小水源转变成宝贵的可灌溉水资源,在旱季发挥极为重要的灌溉作用,并减轻高温对作物的影响,真正做到“小水大用”,水资源利用率可达95%以上。
  目前,我省一些县、(市)把推广应用微灌技术列入农业重要建设项目。临安市通过几年示范引导,将微蓄微灌技术应用于高山蔬菜、花卉、山核桃、竹园等主导产业节水灌溉示范点,面积达5000余亩。通过建造高山微蓄水池,实行微蓄微灌,使临安的高山花卉在近四年夏季连续高温中,成功地挺过了干旱的考验。桐乡市结合全市大面积进行土地整理工程和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土地集中连片灌区重点采用低压管道灌溉的节水模式,有效减少了农田灌溉水的损耗率,全市推行节水灌溉农田有10多万亩,每年可节约灌溉用水1000多万立方米。
  我省对农业高效节水微灌技术的推广实行专项补助。据统计,2003年至2006年,累计投入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资金达1000万元以上。为搞好示范样板的建设,我省还先后在杭、嘉、湖、绍、台等地建立了一批农户型小单元微灌系统和一批园区型设施栽培微观系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针对近几年出现连续的干旱危害,我省又在临安、浦江、遂昌等地开展了示范推广应用微蓄微灌技术,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解决山区、海岛蔬菜瓜果作物的抗旱问题。下一步,全省将重点建设10-20个省级农业高效节水微灌技术示范点,建设一批山地蔬菜生产示范县和蔬菜瓜果、水果、茶叶等高效节水微灌技术示范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