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甜笋味道又鲜又甜,吃过的人都说,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笋。但是因为长得太丑,引进近20年,一直没有办法让杭州市民知晓。”74岁的杭州老科研工作者薛贵山郁闷地说。
1987年,省林科院笋类专家薛贵山,在福建顺昌县初识黄甜笋。当地人说:“这种野笋可生食,又脆又甜。”品尝后,薛贵山大喜过望,当即决定把野笋引种到浙江。
不久,黄甜笋被带到杭州,并在省林科院的竹类植物园里“落户”。经过近6年的引种试验,黄甜笋被证明适合浙江的气候,能够在浙推广。
它的品质,被国内笋类专家一致看好。省林科院院长、竹类专家汪奎宏说,1993年,省林科院把黄甜笋和国内10多类有名的优质笋,分别编好号后,分成两组烹饪。一组就仅仅放水,各种笋分锅白煮;另一组则全部油炒,放等量的调料。然后盛放上桌,请专家品评哪种笋最好吃。结果,不管白煮还是油炒,所有专家选出来的最好吃的笋,都是黄甜笋。被誉为“皇冠之笋”。
“非常好吃。”汪奎宏说,“黄甜笋没有苦味,甜而鲜嫩,鲜美得不得了!”
更奇特的是,这种笋即使长到80厘米长度,相当一个小孩高,仍然能吃,而且吃起来仍然鲜嫩肥美。
不过,光看外表,“黄甜笋”确实不好看。
一般主妇挑笋,会选择那些看起来白白的,外表挺新鲜招人的。黄甜笋的皮色青青的,个头瘦而长。最糟糕的是,笋壳上有硬而长的钢毛,城里人娇嫩的手轻轻一碰,肯定会扎得特别痛。
薛贵山回忆,每次,有农民到林科院来引种优质笋用竹种,薛贵山就向农民们推荐黄甜竹(能产黄甜笋的竹种)。但农民们一看它的“真面目”后,就纷纷摇头说:“这么丑的笋种下去,肯定卖不出价格。”
因为样子太丑,黄甜笋“落户“杭州近20年来,一直不为大家普遍知晓。目前,杭州市区只有近5亩黄甜笋,主要分布在省林科院的竹类植物园和实验林场。
不过听说现在在丽水已渐渐接受这个“丑小子”,在推广黄甜笋。
(洪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