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华 梁安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农业要发展,也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目前,温岭市的现代农业正向着生产规模化、布局集中化、运作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农业已进入大发展、大提高、大跨越的发展时期。但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流转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二是政策扶持缺乏力度,资金投入少。三是抗风险能力不强。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风险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硬件设施建设还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四是特色规模产业尚需进一步做大做强。关键是特色的规模产业尚未整体形成,效益没有充分显现。五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低、产业链短,与农户联结功能薄弱。六是科技在农业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有机联系,科技与生产脱节,科技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不对称。我们认为,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加强领导 大力扶持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大资金投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保障。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建设;各类农业开发项目都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按现代农业建设标准来建设。
积极引导 做强产业
一是继续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并以生产规模化、布局集中化、运作产业化为导向,巩固发展西瓜、果蔗、大棚葡萄、草鸡、高橙等已具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注重发展茭白、西兰花、叶芥菜、蘑菇、杨梅、大棚梨、花卉苗木、特种畜禽等有特定品种、资源优势和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二是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建设大棚葡萄、大棚梨、温岭高橙、温州蜜柑、黑晶杨梅、枇杷和油桃七大精品水果示范基地。三是进一步完善果品加工包装工艺,提高果品的附加值。四是继续推进畜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建设以温岭草鸡、白毛乌骨鸡、生猪等为主的畜禽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五是大力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推广应用抗台避台设施和技术,推广适宜抗避台风等强自然灾害的农林品种,及时在台灾季节对农户加强避台措施指导,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土地流转 成片开发
一是通过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土地相对集中、成片开发,并有稳定的经营开发期限,从而引导土地经营大户加大投资,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的改造和修建,提高土地的持续经营能力。二是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土地资源比较短缺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合作社、龙头企业、大户走出去,在外地经营种植业,确保主导产业的巩固和内外结合提升。三是进一步培育休闲观光农业。丰富与完善其文化旅游内涵,促进其向健康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四是努力实施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科学合理开发山区,在稳固传统优势产业(温岭高橙和温州蜜柑)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杨梅、油桃和枇杷等新兴产业,建设好兴林富民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山区果业的发展,形成带动山区经济提升的新亮点。
发挥优势 以点带面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实施“强龙兴农工程”,继续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严格按照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要求,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提高合作社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成立为契机,加强成员间的交流、沟通,充分发挥其行业组织规范自律的作用,通过合作社间的联合与协作,弥补单个合作社生产规模小、服务领域窄、市场竞争弱的不足。重点扶持培育一批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带动能力强的加工贸易型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指导和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国家、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构建网络 完善功能
一是继续做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建设。在普及农民信箱的同时,要指导用户深入发挥农民信箱的信息功能,要以“农民信箱”信息点建设为重点,在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农产品购销大户等农业经济主体中发展“农民信箱”用户,宣传展示产品,收集发布信息,带动农产品生产和营销。二是提升农技110功能,完善语音服务系统,使之成为集技术咨询、信息发布、技物结合、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三是完善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的应用系统和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建成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使之能尽快面向“三农”提供全程、及时、高效、准确的信息。
搭建平台 拓宽渠道
要以现有名牌农产品为基础,努力将单一产品品牌扩大到系列产品品牌。采用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手段,加大广告投入,扩大温岭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第一作者系温岭市农林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