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经验交流

  我县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试种,严格按照中药材GAP生产技术的操作规程管理。为了提高中药材种植大户的水平,除利用农技110网络、报纸等优势外,通过举办中药材业务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图册及时解决种植大户在生产中所碰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成立中药材协会和大果水栀子专业合作社,全面指导该县中药材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安吉县农业局农作站
  我市制定了4个瑞安市地方农业标准,通过建立健全标准化监督体系,实施标准试点,规范了中药材的生产、加工、包装,实现中药材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我市还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实施中药材公用品牌市场准入制及该市地道中药材温郁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由部门牵头,企业参与,政府支持,集中各方力量做好名牌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有效提高产品知名度。
——瑞安市农业局
  我县以产业带建设为核心,以山茱萸、栀子、贡菊、前胡等品种为主导,积极开发薄荷、小葵子等特色草本药材新品种,加强产加销一体化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县政府则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发展药材生产龙头企业,培育地产药材品牌。到2010年,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9.7万亩,产值1.6亿元。
——淳安县农技推广中心
  我县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即依靠杭州市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的薏苡订购,带动农民种植薏苡的积极性,该公司目前已在泰顺县建立了薏苡规范化生产(GAP)基地。同时,我县利用山地优势开发种植栀子,成为继薏苡之后第二大人工栽培的中药材。今后,我县将加强品种引进筛选,进一步规范栽培技术研究,建立地道中药材良种繁重基地。
——泰顺县农业局农业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