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浙江农作

  ■相关链接
2008年为“国际马铃薯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并把马铃薯称作“隐藏的宝贝”。联合国大会决议认为马铃薯在提供粮食安全和消除贫穷、支持实现各种发展目标,包括千年发展目标上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联大通过决议让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各国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系统其他相关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合作,举办一系列“国际马铃薯年”活动,为马铃薯造势。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费近40公斤马铃薯。与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相比,这等消费量是非常低的。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张忠军认为,“马铃薯年”活动将带动中国的马铃薯消费。
(中薯网)
马铃薯全粉需求量大
  随着德克士、肯德基、麦当劳等新兴快餐食品行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国内生产马铃薯颗粒全粉的厂家也发展很快,市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的需求量也相对增加。据市场调查显示,一公斤马铃薯价值一元,而变成麦当劳快餐店里的薯条后即可增值15倍,变成环糊精则增值19.7倍……最高可达30倍。目前,马铃薯全粉的国内市场年需求量在3万吨以上,亚洲市场年需求量约6万吨,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定 马)
我国将构建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2006年种植面积达7800万亩。目前,全国马铃薯加工企业已近5000家,其中万吨以上精淀粉加工企业有30余家,2006年加工能力达100万吨左右。
  2006年10月,国务院领导就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根据批示精神,农业部决定将马铃薯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规划》,给予重点扶持,并成立马铃薯专家指导组。
  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马铃薯的总体生产水平还不高,地区间差异较大,平均每公顷单产仅14吨。马铃薯科研水平与国外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缺乏加工专用型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不够、贮藏和加工技术不过关。
  为此,农业部将集中展示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旱作马铃薯高效优质节水栽培技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配套与转化,构建现代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姚润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