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姚市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建设主旋律,抢抓发展新机遇,狠抓关键求突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了又好又快发展轨道。
特色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余姚特色主导产业基地面积已达95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基地有15个,基地产出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65%。该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榨菜之乡”、“中国红枫之乡”等9个地方特色名品之乡。
产业经营主体实力不断壮大。
全市现有市级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宁波市级39家。如今,全市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有18家,其中超亿元的有9家。
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拥有国泰、铜钱桥榨菜等中国名牌2个,省名牌16个,宁波市名牌28个;国泰榨菜、富贵榨菜、明凤甲鱼等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13件、宁波市知名商标21个,余姚榨菜、“瀑布仙茗”茶叶国家级集体证明商标2件,余姚杨梅、余姚榨菜国家级原产地地理标记2件。全市已累计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72个、有机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5个、无公害农产品43个。品牌农业的产值约占全市农业经济总量的80%。
科技支撑力明显增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面达到95%以上,水稻以抛秧直播为主的轻型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1.4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56.5%。轮作套种等先进适用种植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总面积达到1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2%。农牧结合、渔牧结合等套养共养新模式得到示范推广,其中“三园养禽”放养面积2万亩。果树设施栽培面积达到5930亩,其中梨棚架喷滴管1700亩,葡萄大棚避雨设施1400亩,杨梅喷滴管2830亩。蔬菜、粮食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左右,生猪、家禽优势良种率各达到9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