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浙江气象

全省气象部门进入Ⅲ级应急状态

今年入梅早一周 全省各地下大雨

  本报讯 (通讯员 赵小兰 记者 葛勇进)受强降雨云团的影响,7日晚到10日,我省中北部地区普降暴雨,部分大暴雨。据统计,7日20时~10日16时,全省累计降雨量大于100mm的有258站,大于200mm的有47站,降水量最大出现在衢州市开化的钱江源,过程降雨量为269.3mm。省气象台于9日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入梅迎来首场暴雨
  由于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西伸,西风带低槽活动频繁,省气象台于6月7日发布消息,浙中浙北地区6月8日正式入梅。我省常年入梅平均期为6月14日,今年入梅较常年提早了一周。入梅后,全省进入梅汛期,并出现了明显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7日后期到10日全省各地普降大雨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
  根据省气候中心实时气候资料监测,从7日20时~10日16时,全省有609个站降雨量超过50mm,258个站降雨量超过100mm,47个站降雨量超过2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浙江中部和北部地区。
  据省气象台预计,11日部分地区会有暴雨,甚至大暴雨。12日,全省阴到多云。13~14日,部分地区又会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15~20日,全省阴到多云,其间,17~18日部分地区可能会有大到暴雨。
  省气象部门提醒,本轮暴雨过程强度大、范围广,易引发大范围洪涝、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目前正值梅汛期强降水和强雷暴集中阶段,请各有关方面注意山体滑坡、山塘水库和城市低洼积水的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同时,要加强防范雷电灾害。
气象部门进入Ⅲ级应急状态
  针对入汛以来的首场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6月9日上午,省气象局宣布,全省各地进入梅汛期业务服务Ⅲ级气象应急响应状态。同时省气象台还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省气象局要求各级气象台站按照对应等级,启动应急响应工作。及时组织天气会商,提供最新预报预警信息、灾情信息;及时做好卫星监测和灾情分析、通信和资料传输、业务监控和技术保障;做好天气实况和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做好舆论引导与应对防范知识科普宣传;切实加强应急联动,主动通报有关情况;随时上报出现的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向上下游通报重大灾害信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