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赵小兰 记者 葛勇进) 从本月开始,我省已进入三个月的雷暴高发时期。据省防雷中心近日公布的雷电监测报告显示,每年的6、7、8月是一年当中雷暴发生最多的时期。提醒大家注意做好防雷准备,尤其是广大农村防雷亟待加强。
雷暴日达113天
监测发现,去年,全省共发生地闪(落地闪电)418138次,全省域面有5次以上地闪的雷暴日达113天。从月分布来看,去年全省地闪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三个月地闪总共358329次,占全年的85.70%。从整体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至3月地闪很少发生,4、5月开始有明显的增多迹象,进入6、7、8三个月达到高峰,9月开始明显下降,10至12月几乎很少发生。
省防雷中心专家介绍说,由于浙江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7、8三个月的天气对流活动加强,所以雷暴相对频繁,从而导致地闪增多。
午后雷电最厉害
据统计,从雷电发生的时间段来分析,一般午后雷电最厉害。去年,全省发生的418138次地闪,主要集中在12时到21时之间。该时间段地闪占总地闪数的88.35%;而4时到10时之间则相对较少,仅占总地闪数的1.62%。
究其原因,据防雷专家介绍,中午前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近地面空气被加热变轻上升,空气垂直对流比较强烈,而这正是雷暴形成的原因之一。
农村防雷亟需加强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统计表明,全省雷暴频繁,雷击事件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根据上报灾情的统计,2007年全省共发生雷电灾害人员伤亡事故50起,总计死亡48人、受伤35人,其中宁波8起,亡8人、伤2人。死亡人数最多的是金华和温州,分别为10人和9人,舟山和衢州无人员伤亡。统计还表明,农田和简易房(包括凉亭)中人员伤亡较多,分别占总伤亡人数的29%和27%。
这主要是因为,农田很开阔,人站在农田里处于高度优势,很容易遭雷击。而简易房没有避雷装置,也容易遭遇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