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省高考已经结束,外地民办高校的招生广告开始漫天飞舞。面对“低分也能上大学”、“我们能满足您的不同求学需求”等诱人的说法,难免会令人心动。根据往年经验,工商部门提醒广大家长学子,在选择民办高校时,需提防四大陷阱。
陷阱一:在文凭性质上含糊其辞。一些只有考试培训或专科教育资格的学校谎称自己能招大学本科生甚至硕士。此外,一些民办高校还常将自考助学、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混为一谈,常常标称某专业的发证院校是清华、北大、浙大等名牌大学,其实那只是单科结业考试合格证书,并非大学毕业证书。
陷阱二:在就业问题上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例如“保证100%高薪就业”、“保证在杭州安排工作”,然而这些所谓的保证只是为了招徕生源。
陷阱三:在师资问题上混淆视听肆意吹嘘。目前一些民办高校的招生简章上经常任意附贴名校教授的照片,尽管该教授授课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或是他已退休,但照片照样贴上去。
陷阱四:虚假的头衔宣传。一些民办高校为吸引生源,刻意编造一些莫须有的诱人头衔来包装自己。
工商部门特别提醒家长和考生,在选择民办高校时务必注意三个方面:第一,看学校有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办学许可证”,在报名前,有条件的尽量实地考察一下高校的办学条件。第二,看有无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第三,充分把握退学规定,一旦发现教学内容与招生简章上承诺的不符,要尽快退学。对那种以流动形式劝新生入学,且没有任何手续、证件,或手续、证件不全的招生人员,更不要轻易相信。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对不法招生广告要积极抵制,并向有关部门举报,让其无藏身之所。 (台州读者 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