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拱桥、牮桥、廊桥、吊桥、磴步桥、大坝桥,天台山古桥种类繁多,难以尽数,而蕴含在古桥中的意韵更是深远。石梁桥,横空出世,飞瀑之上凌云飞渡;圆通桥,平稳厚实,心胸开畅通天地;广济桥,慈善和谐济万世。虽然桥上走过无数人,但有心研究它的人终究不多。而天台县农业局局长谢旅志却是一个于桥有心、倾心、痴心的人。天台山凡有古桥之地就有他的身影。他以睿智的目光捕捉桥的“精髓”,以高超的摄影技术透视桥的神韵,一本《天台山古桥》摄影集,记录了他执着追桥的精神。
谢旅志家里,珍藏着一幅风光图片——一座古老木桥,桥上行人悠闲,彩霞满天,绿影如黛。这是谢旅志于1987年在始丰街道安科村拍摄的。
200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谢旅志故地重游,发现木桥已被水泥桥所替代,当年纯朴的乡间美景已难以再现。见此,谢旅志呆呆地伫立着,心中惘然若失……就在这一刹那,他的“桥梦”被勾起,心中闪过一个强烈的念头:何不为天台山现存的古桥拍摄一份完整的影像资料呢?它可是天台山的文化遗产呀。
于是,他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迎旭日,披晚霞,走古道,翻山岭,访老者,查谱牒,肩扛照相机,冒着严寒酷暑,走遍天台东南西北,山山水水。终于成就了这一本厚厚的《天台山古桥》。
这246座古桥,或高踞山岙野岭,或低卧沟壑溪流,有的如长发飘飘的古人,有的如强劲有力的壮汉,有的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有的秀丽质朴,构思巧妙。它们跨峡谷,穿溪流,带着人们的幸福和向往,通向了一个又一个彼岸。
人们在被《天台山古桥》精美的画面吸引的同时,不能不为古桥的桥史解说而折服。面对凌空飞架,高悬低卧,千姿百态的古桥,谢旅志丝毫不敢大意。他像一个文史工作者和古桥研究者,对每一座古桥的建筑年代、重修时间、长宽高拱、典故都深入研究,对每一座古桥的形状都一一详载。
谢旅志的摄影作品像一本古桥百科全书,让人重温历史,读懂古桥。其每一个镜头都诉说着一幕动人的故事。端详那拱如弯月,苍藤缠络的丰干桥,仿佛能看见剪发齐眉、木讷少言的丰干骑着虎悄然进出国清寺;凝视亚父桥,又见夜乘石船远道而至天台的亚父范增,正背着药箱从隐居地九遮山岩洞中走出去农家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