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看“县域经济百强榜”忧喜参半

  据报道,近日,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揭晓,公布了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
  细看榜单中有关县域经济百强的一些数据,不禁喜中有忧。
  首先,不同县之间不平衡。排名第一的江苏江阴市去年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180亿元,而排名最后的浙江嵊州市去年完成预算内财政总收入 16.57亿元——仅就财政收入而言,江阴是嵊州的10多倍。百强县差距尚且如此,全国2000多个县之间的差距又该有多大?
  其次,城乡差距较大。按理说,县域经济百强应该是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佼佼者。然而,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约7590元,农民收入只有城镇居民的一半。那么在百强县之外的地方,农民与城市市民相比,差距又该有多大呢?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有关人士介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
  这一切都说明,百强只是相对的强。当前我国城乡差距还较大,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国家还须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对农民的扶持、对农业的倾斜。
  (摘自《工人日报》 乔杉/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