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王仁旺
  泰顺县是我省11个责任农技推广体系试点县之一,也是温州市唯一的一个试点县。该县自去年2月开始全面开展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以来,紧紧围绕“组织体系完整、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以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为抓手,着力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到今年4月底,全县已完成以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社会化推广人员组成的组织体系建设,有效整合了农技资源,强化了服务职能,调动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一)加强领导,奠定改革基础。
为切实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了实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全面落实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强农技推广的组织、责任、考核、培训、保障等五大体系建设,促进农技推广机构机制和服务创新。县编委还对乡镇农业五大员进行重新定编。此外,为有效解决农技人员的待遇问题,在农技人员工资全额拨款,养老、医疗保险等全部解决的基础上,泰顺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新增120万元农技推广经费。
(二)开展试点,树立示范样板。为给全县开展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工作起好头、开好步,泰顺县首先在工作基础较好的三魁、泗溪、仙稔、下洪、筱村等5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成功探索了“一个专职机构、一个专门场所、一批专业人员、一套责任体系、一个专项考核”的乡镇农技推广模式,为其他乡镇的推行创立了样板、积累了经验。(三)搞活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明确农技人员职责。要求乡镇农技人员三分之二以上时间从事农技工作,以解决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的问题。二是实施离岗退养制度。对于男性年龄在53周岁以上或工龄30年以上,女性年龄48周岁以上或工龄25年以上的,经个人申请,办理离岗退养手续。离岗退养期间享受基本工资,不发奖金福利,到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去年,泰顺县共办理农技人员离岗退养21人,解决了部分农技人员年龄、知识老化的问题。三是转岗调出。按照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原则,合理调整农技推广队伍的专业结构和人员配置,解决了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四是向社会公开招考。由县人事部门统一安排,向社会公开招考乡镇农技人员20人,补充农技推广队伍新鲜血液,解决农技人员“青黄不接”问题。(四)创新载体,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建立四级农技推广网络。按照 “组织网络化、服务专职化、责任社会化、素质专业化、考核计量化、工作透明化”的要求,建立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四级农技推广网络,全县共聘任了11名首席农技推广专家、92名农技指导员、252名责任农技人员(平均每乡镇7名)。并编制了泰顺县责任农技、畜牧兽医、农经、农机、茶特等人员职位说明书,明确每级推广人员的工作职责、资格条件和考核目标,切实强化农技人员的工作责任。同时,积极开展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现已认定县级乡土人才418人,聘请562名村级和基地技术辅导员。二是开展责任农技推广人员联企业、联基地活动。要求农技人员成为农业标准化技术的推广者、农业产业化的引导者和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制度。还自行设计了《责任农技干部农情日记》,分发到每位责任农技干部,要求做到随身携带、随时做好日记。据统计,目前全县农技员共挂钩联系农业基地10多万亩,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38家,联系种养大户350多户,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起了重要作用。三是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结合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聘任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协助做好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对辖区内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导。
  (作者系泰顺县农业局局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