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既要保障供给 又要抢占高地

要关注畜牧业的六大问题

  本报讯 (记者 陈小平)我省畜牧产业发展规模化、生态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去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6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在农民增收中作用显著。然而在从传统养殖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各种制约因素逐渐凸显。应如何来给畜牧业发展定位,如何更好地扶持其发展?昨天下午,副省长茅临生召集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就畜牧业的发展定位、生产方式转变、政策扶持导向等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有关内容详见本报7月26日《浙江畜牧兽医》),并提出了当前我省畜牧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六大问题。
  茅临生说,畜牧业发展既要立足于保障供给,又要着眼于占领行业制高点,比如蜜蜂、长毛兔、绍兴麻鸭等优势产业,要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要像荷兰的奶牛业、花卉业一样。
  茅临生指出,当前畜牧业发展,一是要高度重视良种问题。畜禽良种既能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又能保障市场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我省有科研、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应该大力发展育种和产品深加工两头在内,中间环节在外的高端畜牧产业。
  二是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养殖的规模到底多大合适,政府应该扶持到什么样的程度,要开展深入研究。
  三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将环境污染治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畜禽养殖环境改善统筹考虑。
  四是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畜牧业技术推广、动物防疫等要由政府来提供公共服务。并且要最大限度地体现政府导向。
  五是要注重市场营销。要摸清消费需求,分析市场规律,并有意识地采取政策调节措施。同时,要注重畜产品的深加工。
  六是加强宏观规划。畜牧产业发展,既要有总体规划,也要有区域性规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