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陶峰松“这么好的板栗园,这么低的价格,竟无人问津!”近日,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丰产村村委会主任陶忠武为了村里的近300亩板栗园无人承包而伤透了脑筋。曾经的“绿色银行”,今朝何以“嫁”不出去?
曾是“绿色银行”如今无人问津
板栗是武义县的一项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全县种植规模已突破3万亩。前几年,柳城畲族镇丰产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动员全村群众开发了近300亩板栗园。现在,板栗园里栽种的毛板红、魁栗等优良品种板栗,树龄还不到十年,正值高产期。
陶忠武告诉笔者,前几年板栗行情好的时候,想要承包板栗园的人都排成了队。由于品种好,产量高,板栗园为丰产村带来了不错的效益,被群众称为“绿色银行”。但是,自去年板栗园承包期满后,尽管村里及时抛出了“绣球”,不料几个月过去,还是无人问津。眼看着满山遍野绿油油的板栗树,花开花落现已结出了果子,承包的事却依然没有一点眉目。
“为了早日把板栗园承包出去,村里已经一再降低标准。如今,承包款已降到了每年3万元,合同期则延长到了20年,承包人还可以对园内五分之一的板栗进行改造。”陶忠武说。
生产成本上涨承包者望而却步
好好的板栗园,为何无人承包?对于这个问题,当地一些村民告诉笔者,“主要是化肥农药和人工费涨得太快,种出来的板栗价格太低。”
武义农民胡建文曾承包过80多亩板栗园,但在今年7月,他却毅然把板栗园转手给了别人,自己带上妻子到建德开起了超市。他告诉笔者,之所以“下山创业”,一是人工费涨得太高。原来只花30来块钱就可以雇一个壮劳力,如今涨到了50多元一天不说,就是雇拾板栗的女子和老人,也涨到了40多元。而且,近几年,武义工业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工厂遍地开花,农民进厂务工的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花钱雇不到人”的情况。板栗成熟时节,如果雇不到人,掉得满山都是,一夜便会被松鼠等吃掉不少。其二,板栗价格太低,果贱伤农。随着投产的板栗园逐年增加,板栗在当地由紧俏农产品变成了充足产品,加上农民开拓市场能力有限,板栗价格从前几年的每公斤12—14元,降到了现在的4元左右。其三,今年以来,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涨得太快,种植户的利润不断“缩水“。
专家支招:立体经营是关键
武义县农业局专家指出,板栗生产作为生态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眼下虽然存在成本上涨等问题,但是,优质的板栗园,如果精心管理,实行立体化经营,效益应该还是相当可观的。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首先要采用间伐、嫁接换种、树冠整理等手段,建立合理的群体,提高板栗园产量;其次要精心研究板栗贮藏技术,延长供应期,提高销售价格;第三是要充分开发果园,利用园内土质佳、坡度平缓的地块,种植效益更好的经济作物,或发展养殖业,增加收益。
如果有读者想承包这300亩板栗园,也可与本报联系,联系电话:0571-8675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