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种好秋马铃薯有诀窍

  一、选好种薯,催芽播种。秋季种植马铃薯,因生育季节短,故必须选择休眠期短,结薯早,薯块膨大快,同时,苗期能耐高温和抗晚疫病的品种,如克新4号等。种薯宜选当年新收获的春薯,并严格剔除病薯、烂薯和破伤薯。以20~30克的小薯整块作种薯为佳。因整薯块栽种出芽率高,出苗整齐、粗壮,可有效地防止烂种缺苗,利于提高产量。在选好种薯的基础上进行催芽播种。催芽时,需用赤霉素浸种,整薯用浓度为 5~10ppm液浸0.5~1小时。芽长1~1.5厘米时即可使之见光练苗,经2~3天培育出绿色的粗壮短芽即可播种。
  二、施足基肥,精细整地。整地前7天左右用草甘膦除草,整成垄高30厘米、宽60厘米的畦,结合整地,亩施复合肥50公斤。
  三、适时种植,合理密植。马铃薯秋种一般在8月20日左右,每亩种植密度为8000~10000棵为宜。一般以30×30厘米为好。以保证出苗至初霜有60天以上的生育期。播种宜于早晨或下午进行,阴天可整天播种。若遇高温烈日,播穴要深些,并随播随覆土,畦面用草覆盖,出苗后再将盖草揭掉。
  四、中耕培土,适施追肥。出苗后及时中耕,结合中耕,适施氮肥,一般亩施5公斤尿素浇施。由于高温强光以及生长习性的关系,结合中耕,要进行培土,特别在暴雨过后,要及时排水培土,可以减少马铃薯暴露发青现象,提高商品性。如遇秋旱,要及时浇灌,保证土壤湿润,低洼田雨后积水,要清沟排水降渍,以防烂种,利于块茎膨大。
  五、科学防治,适时采收。马铃薯一般较少发生病虫危害,但灾害性年份,可用吡虫啉或氟虫腈防治蚜虫,用72%霜脲锰锌防治晚疫病。一般在马铃薯基部出现较多黄叶时为采收适期,平时可根据市场价格分期分批采收,提高效益,但不宜过迟采收,避免产生薯结薯现象,影响商品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